又来教育碎碎念了!其实过去一直以为学生听心理课就是走个过场,他们只是随便听听,听完就算了,不会放在心上,但却神奇地发现一些学生发生了由内而外的变化。昨天一个女生跑来和我说她用了老师课上说的用放飞气球的方式来解压,但爸爸说得用氢气才能飞得起来!先不管这个气球是不是放飞成功,但说明了她不仅听进去了,课后还去尝试了,为师真的倍感欣慰!让我有更大的动力备更好的课,教会学生更多的有用的东西。从去年到今年,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不再为了上课而上课,不会为了赶进度而匆匆上完一节课。如果学生吸收得比较慢,我不厌其烦,耐心用不同方式多讲几遍,学生有不同的见解,我愿意多给他们时间一一发表观点,这其实是在鼓励他们多动脑并勇敢发表见解。现在,我不再为了赶时间而像完成任务一样上完一堂又一堂课,而是讲深讲透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和表达空间,因为我觉得讲深讲透多用几次课的时间讲完一课,其效果远远高于流于形式的一堂课!
旁敲侧击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看来是人类幼崽就很擅长的行为。今天一个小女娃问我:“你觉得班上哪个男生最乖?你最喜欢班上的哪个男生?你最喜欢班上的哪个女生?”我反问她:“你希望老师最喜欢谁?你是不是希望老师最喜欢你?”[旺柴][旺柴][旺柴]另外一个女生说老师肯定最喜欢xxx,我问道xxx是谁,她说就是班长啊!我说咱们班很多女生老师都很喜欢啊!其实我想说,中国家长是不是太爱给孩子贴标签了,而且还会分类出某种类型是好的,某种类型是不好的,比如在很多中国家长的眼里,会把活泼的孩子等同于聪明的孩子,会把内向的孩子等同于傻子……活不活泼,内向不内向和智商有半毛钱关系啊?一个人智商高低,除了去医院测专业的量表,要看这个人说话的时候是否有逻辑,条理是否清晰!有非常活泼的人,但是语言表达毫无逻辑,东拉西扯根本不知所云,有的人内向,但是发表观点侃侃而谈,逻辑清晰有条理。班长固然活泼开朗自信,但并不代表我会把万般宠爱集于她一身,其他小孩也值得我去爱他们,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