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HR的名义保证,绝不触碰这些法律红线

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了58同城数据泄露门,只需支付700元购买一种爬虫软件,用卖家提供的账号登录后就能不断采集应聘者的相关信息,该软件每小时可以采集数千份用户数据。官方回应:不是我们泄露,是黑客攻击。

1、此次事件中,哪些行为可能触碰法律红线?

此次简历泄露是因为黑客攻破信息载体防线,获取这些个人信息或者简历,如果有HR向这家黑客购买,数量多是一种犯罪,数量少,起码也违法。

正如公益广告中说的那样,“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如果没有简历市场就没有简历泄露。HR往往会说缺人、简历量不够,永远处于这样的“饥渴”状态中,他们不断拓宽简历购买渠道。

招聘网站会把求职者的简历保存在软件厂商,如果这些软件厂商把简历做二次出售,HR会从他们手里购买简历,这样也违法吗?若软件厂商身份只是信息保管者,提供保管平台,再次出售就是违法,他没有得到任何许可,就不具备任何合法的条件或资质,没有合法的前提。

除非是,招聘网站的合同里有一条,我保存到哪一个平台之后,保存平台也有权出售,求职者同意则软件厂商得到合理合法的授权。现实中,招聘网站不会这么做,因为这相当于让下游的软件厂商抢自己的生意。

2、制定招聘要求时,也有可能触碰法律红线,比如涉嫌歧视的内容。

某公司在制定招聘要求时,这样写:

(1)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计算机相关专业,211/985院校毕业生优先考虑

(2)男性,35周岁以下,五官端正,无肢体残疾

(3)上海户籍或者居住在公司附近者优先考虑

《就业促进法》以及相关法律中的规定,用人单位发布的招用人员简章或招聘广告,不得包含歧视性内容。这里的歧视性内容包括:性别、民族、种族、宗教信仰歧视、传染病病原携带者歧视等等。

这则招聘要求中,无肢体残疾要求很明显是对残疾人的歧视,违反了《就业促进法》。

3、此外,在向求职者做背景调查的时候,也有可能触碰法律红线。

有单位特别怕招聘的女员工刚入职就怀孕,就要求女员工提供是否已结婚、怀孕等证明,而求职者不想提供,该单位就用熟人关系到医院调查女员工。该单位通过这种方法,调查到女员工入职前做过孕检项目后,就拒绝录用了。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背景调查方式不一定合法,如果求职者和用人单位较真的话,可能会惹上麻烦。因为该信息跟过去的工作表现、工作能力没有关系,甚至某种程度上是一个隐私信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简历 赵本山的一个小品里说:猫走不走直线取决于耗子。一个求职者简历好不好,完全取决于招聘者。有些人觉得自己的简历做...
    浩浩vv阅读 12,245评论 18 192
  • 伴着声声春雷,徐徐拉开了春天的序幕。 盈盈的一场春雨,插上了浪漫的翅膀,衔着希望,自由自在地飞翔在...
    山东阿桂阅读 3,627评论 0 7
  • 依旧是那一套复杂的操作流程,咖啡煮好后,萧南笙加了两颗糖,正准备给杜松明送过去,却在走廊上又见到了那个奇怪的男人,...
    听花的小孩阅读 2,784评论 0 0
  • 过了一段事件之后,面对那件事情,任然心有余悸,那一声声的惨叫声,是抹不去的。还会想起在水城的那段日子,时不时的会从...
    我叫赵学生阅读 2,206评论 2 2
  • 婚姻是一条船,夫妻是那对桨。离婚是下船,再婚是换船,唯有夫妻同心,方向一致,方能把彼此渡到幸福的彼岸。杨绛伉俪 娜...
    陈千寻阅读 2,784评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