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万行法师“心论”(6)――论虔诚

五、论虔诚

至诚至信的人容易入道,因为这种人有一股正气,单 凭此虔诚的浩然正气就不会堕落。没有正气的人还要先学会做人,把人做好后,才能进入天道。

真正的诚心就是无我,无我以后才能找回自己,修到最高的成就,即是无我。最善良的人、最单纯的人是最接近道的人。

信必须深信,行必须力行;信而不深,犹如未信;行而无力,犹如未行。

道里面是没有分别的,惟有当你没有分别的时候才能深入到道里面。一旦你有分别,就是你从道里面退出来的时候。

分别来自头脑,道不需要头脑。道是属于整体的,整体里面没有分别,惟有个体才有分别。小孩没有分别,所以才能与道同一体。人人内在的核心都是一个小孩,都与道同一体,找到内在的核心――小孩,你就成了圣人。

头脑总是要强,所以才会分别,才会故作威仪,才会道貌岸然。道是纯真的,轻松的,活泼的,喜悦的,没有分别的。事实就是事实,要让它以本然的样子存在,人为就是一种分裂。

心灵是单纯的,总是敞开着。头脑是复杂的,总是想办法把自己伪装起来。

周围的环境不是问题,问题出自你的头脑,头脑的畏惧导致你内在的佛性不能开花。

唯有透过自信,才能信周围的一切,自信之后才能信人。自信的同时还须自知,自信而不自知,是无明的表现,只会误己误人。

对于修行人来说,最重要的是用真实的面目去面对一切,内心是什么样,外表就是什么样,不表里不一,心口不一。

能够真实地面对一切人事物,就是最大的解脱,真到什么程度,就解脱到什么程度,真的当下就是解脱。

虔信――忘我――佛性出现。

虔信是智慧的表现,也是智慧的结果。迷信则是愚昧的表现、恐惧的表现。

一个成道的人,就是一个真实的人,只有真实才能进入那个终极。反之就一直在途中,难以抵达目的地,一直生活在过去和未来,错过了当下。

生命是单纯的,无需你去修饰,只有当你敢真实地面对生命时,生命的意义才会在这个当下、在这个片刻显现。那个终极不是在未来,而是在当下,就在此时此地。

当你没有目标的时候,就是你目标达成的时候,也是你最真实的时候。有了目标就会为目标而活,就会失去你最真实的一面。

能够持久地虔信就是解脱。虔信的等级就是无我的等级,无我的等级就是与万物同一体的等级。

修行的诀窍和超越自身的诀窍,都是以虔信为基础。有了虔信,才会对自身、对万物产生悲心。悲心是与万事万物沟通的根本法门。悲是融化自己的一种手段,也是融入万物,回到本源的一种手段。

祈祷是一种消除“我执”的方法,是融入宇宙的前步功法。真正的祈祷就是虔信,虔信到极点就是无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