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这两个例子告诉你,如何正确使用那两种思维模式!

learning how to learn

在了解了【专心模式】&【分散模式】之后,我们应该如何用它们呢?既然知道了这么基础的思考模式,我们有什么办法让自己的思维、思考转换更加高效呢?

SalvadorDali(萨尔瓦多`达利),一位特立独行、才华横溢的超现实主义画家

Thomas Edison(爱迪生),大名鼎鼎的发明家

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让咱们继续深入了解吧!

Dali,PPT的右边👉 那位

👈左边爱迪生,右边 Dali 👉

曾经使用过有趣的办法,帮他实现超现实主义创作:


他会首先躺在座位上,放松身体,闭上眼睛,让思维飘动

十分放松地思考他刚刚开始想的内容,思绪漫无边际地攒动着

通常,他的手里会握着一把钥匙

就在他即将坠入梦中时,手毫无保留地松开了

手中的钥匙也掉在了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这声响就让他瞬间醒了过来


也因此,他就可以立即把刚还处于【发散模式】下的思考、想法收集起来,接着,从集中后的思考中,投入【专注模式】,专心思考起来。

听起来是不是很神奇呢?你或许觉得,这只是适合创作、艺术之类的~



其实不然,对于在科学研究、数学领域思考的人,这种方式也同样有用!

大发明家爱迪生,就喜欢在椅子上休息,同时手中握有一个钢球,就在他放松地思考、沉浸于【发散模式】时,他也逐渐进入了梦乡,就在此时,手不受控制的、无意识地松了开来,手里的钢球也毫无疑问地跌落于地上,发出清脆的、响亮的碰撞声,立即把爱迪生惊醒了!

如同 Dali 一样,醒后的爱迪生,也就把从【发散模式】中收集的想法、灵感,投入到【专注模式】中~

阿鸾有话说哈

这样经常自己吓自己,真的好么~

反正阿鸾还木有尝试过呢~小时玩的最多的就是,偷偷靠着墙壁,等粑粑靠近就吓粑粑【(ノへ ̄、)捂脸】

目前是应该提升一下勇气,试试自己“吓自己”了。。。你们觉得咧?


那么,这么有名的两位大佬所使用的,如此奇葩的技术,究竟何时才可以使用呢?

当然是在我们要学习一些有难度、有挑战性的内容上了!

我们要做的就是:

不停地在【发散】与【专注】模式中切换!

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更有效地学习!

【新技能 get!】

大家想一想,【不停地】转换思维模式,是不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呢?

仿佛就像我们想要练出一身魅力无穷的肌肉一样~如果仅仅是在一天之内,达到健美达人一样美好的身材,毫无疑问,你是在做梦【如果真的有这种技术,哈哈,请告诉我】,即使你这一天在不停地吃蛋白质、撸铁,我也只能呵呵哒~哪怕练个3、4天,也是很难见到非常大的进步。

所以,唯有日日不停滴练习,肌肉才能越长越大。我们也只有每天多找机会,转换转换思维模式,我们对于思维模式的转换才会更加得心应手,我们也能够建立更加稳固的精神结构,学习、思考才会更加高效。日久生长,才能有效果~

英文总结

根据我曾发的文章【两种不同的思考模式——专注&发散】,以及今天这篇,来做个总结吧~

1.比喻是个好方法,帮助学习新知识!

2.两个基础模式,专注以及分散!

3.日记月累才有效,千万不要太心急!

新知识,你

get 到了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