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缓则圆

明宣宗年间,有个知府名叫赵豫。

他到松江上任之前,老百姓打官司成风,邻里经常因为芝麻绿豆大点的事,闹到衙门,让官府决断。

尽管知府每天日理万机,但当地治安并不好,因为案件太多,那些真正紧要的官司反而会被埋没。

赵豫上任后,一改往日作风,凡是来状告的,都让次日再来。

时间一长,他就得了个“松江太守明日来”的外号。

渐渐地,当地打官司的现象变少了,社会治安也更好了。

原来,很多闹到衙门的官司,大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只是当事人一时气愤,才闹得对簿公堂。

而赵豫把官司放到第二天,原本怒火中烧的当事人,经过一夜的平静或者他人的劝解,第二天气就消了,也就不用兴师动众去打官司了。

这样一来,那些真正重要的案子,顺理成章得到了升堂审理的机会。

曾国藩说:“凡遇事需安祥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

小家做事慌张,大家做事寻常。

大气的人家把做事看得很平常,小气的人家做起事来则慌里慌张。

做事需沉得住气,不顺的时候,缓一缓、放一放,事情反而能得到圆满解决。

快节奏的生活下,我们做事很容易操之过急,殊不知,欲速则不达,好事要多磨。

遇事要缓,不是行动缓慢,而是懂得先找到问题症结,思考应对之策后再着手处理。

这表面上看似缓慢,实则事半功倍,是最快的处理方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明史》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明朝宣宗年间,赵豫做了松江府知府。这里的人们经常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动不动就兴师...
    叶眉萍生阅读 3,928评论 10 19
  • 古人云:“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 身陷于事,但生事的却是心。 若要人生中的烦恼少一些,明心见性自然是...
    春语_1阅读 1,345评论 0 2
  • 很喜欢一句话:事急则缓,事缓则圆。出自清·俞万春《荡寇志》:“看来此事,事宽则圆,急难成效。”这句话的含义是指...
    茶品精舍阅读 13,464评论 0 2
  • 事缓则圆,人缓则安 人们常说:事缓则圆,人缓则安,很多人把“缓”解释成缓慢,仔细地做事,不能操之过急,事情圆满;做...
    学习教育视野阅读 9,171评论 1 5
  • 来源:书报文摘(ID:shubaowenzhai) 曾经有人在知乎上问:“为什么有阅历的人,总建议年轻人慢慢来...
    臘月阅读 2,33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