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实践之一

在制作课件时,我将词语中的四会字用红色标出,刺激学生的视觉记忆。全班读整个单元课文里的新词后,再逐个检查读词语,力求人人过字音关。接着请学生说说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有位学生指出不懂“河床”的意思,另一位学生举手解释,我也协助画了一幅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河床的意思。接着请学生用绿色词语描述生活中见过的有画面感的景物,有学生用“风号浪吼“描述海边景物,有学生用“山崩地裂”描述地震画面,还有学生用“坑坑洼洼”描述乡村小路的画面……有些词语没有学生选择说句子,说明他们在理解上遇到困难,需要老师帮一帮。于是我在幻灯出示回顾理解意思难懂的词语的方法:借助图画理解,找近反义词理解,查字典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联系生活经验理解。对比较抽象的四字词,我出示几幅图请学生看图猜词,并说出自己是怎么想到的,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其中有幅图,云层中出现两座山峰最顶尖部分,李一鸣同学说白云若隐若现,其他同学听到他发言,发出“嗯”的声音,他几秒之后反应过来,自行纠正是山峰若隐若现。

回想这个环节,我应该增加用猜到的四字词看图说句子来检查学生的运用能力,因为词语只有在句子语境中正确使用,才能说学生真正掌握了这个词语。光是猜得对,这个词未必真正属于学生的。

写字环节,仅抓住几个易错字让学生上台讲解,然后请他们带领全班按正确笔顺书写。

以往一课一课上生字,我会留出充足的时间以检查自学的方式给学生听写生字或生词,而且专门请记生字有困难的学生上讲台听写,这样能促进他们自学的时候更加集中注意力。当他们上台听写出错后,请他们自己对照书本,说出自己所写的生字哪里有误,该怎么修改。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生字的错误认知就有了显山露水的机会,也有了自我纠正的机会。这也是《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和《人是如何学习的》书中提到的学习规律:学生只有发现自己的错误认知,并自行修正的时候,才能形成正确的认知和理解,并能在今后学习中运用和迁移正确的知识。

可惜将整个单元的生字词融合在一起学习就没有时间当堂听写了,只能放到课后作业去完成。第二天批改之后,给时间学生自行修改再正式课堂听写,做到扎扎实实将基础知识巩固下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