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2013.1.24)
年轻时床头写下志向,以为长袖善舞、纵横捭阖风流无比,效张仪比苏秦而为职业经理人。职场逾十年过后,却以为章邯可为楷模。前段时间看了点《楚汉传奇》,感慨其中一个角色——秦将章邯。
且说千古一帝始皇驾崩后,赵高专权而胡亥为傀儡,天下民怨沸腾各处起义帝国岌岌可危。而朝堂之上赵高指鹿为马,几无可遣忠良善战之材。这时章邯挺身而出,其时的他只是一个被贬为主管农林牧副渔的小官儿。章邯本身就有当大将军的才华,只见他散徭役、树军威、选能人(英布),一个个地解决问题,很快也凑出了一支能打的队伍,在实战中更是展现出了高超的统军之才。把陈胜吴广引发的非法武装各个击破,给秦帝国带来了喘息之机。我个人,他也足可在历史上写上光彩一笔了。而赵高处心积虑,先是看他无亲人在咸阳而将晨曦公主嫁他以为人质,章邯“奉公主为天上明月“,公主爱慕将军且处处竭尽所能助夫君疆场杀敌,诚一段美好的姻缘;后又派了两副将,“虽名为副将,而实际是赵高派去制约章邯,怕他仗打好了就收收,打不好就催催,顺便抓点小辫子好回朝掣肘”,章邯心知肚明,依然为国尽力,最后竟也感化了这两个“副将”,追随效命于他。
现在的职场,可以说无论何处何时,都不能说处处满意的,但总是远好于赵高治下的秦庭。有的年轻人(或者不一定年轻的人)遇到一点委屈就心生怨恨由是而生消极之心,甚至逆反之道。且不说这不合感恩之心、做事之道。对公司、对个人都是不负责任的,何故,只因为往后再回想这段,既没给单位创造价值、也没给自己增值,徒费光阴。是以在史身为将领,则必有报国之心,而后世终有公论以为忠勇能力之士;在岗则尽职尽责,修身克己而江湖会立口碑以为业界之翘楚、龙凤之达人。
最后查了下百度,章邯终于巨鹿之战败于西楚霸王,后为项羽封侯,贵为雍王、三爵之一。然终究是刘邦一统天下,城破时自尽。对这个结局,普通的评论是“成王败寇”,文艺的评论“战士最好的结局是死在战场的最后一颗子弹”(语自《巴顿将军》),二什么的看法是“打工的到底不如当老板,文化人始终干不过流氓”。
选择——
昨晚来到广州和朋友夫妇聚餐,有许久不见,正相谈甚欢,突然收到一条短信,原来是生意上有一不好的消息出现,我当时心里急得猴子挠一样立刻就想出去打电话过问处理此事,但心知如果这个时候电话,估计没个三十分钟沟通不完。当时做了个选择——既然不是现在电话就能解决的,那先吃完这顿饭,分手后再回车里打个够。回头和老婆说起这个事情,心想这事做得挺好,不过回想一下如果席间能做到表情一点没变化过,全盘谈笑自若、舌绽莲花、佳肴照品,那才是真完美。
很多年后,或者说,我相信越老时越能肯定这个做法是自然而恰当的。工作是一时的,朋友则是一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