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深林幽谷,林霏初开,一声呼啸刺破杳冥绝云而逝。

这个被后世冠以猖狂之命的恣意男子,在青山绿水间,对着河川绿野,久久长啸。

一如他笔下“高鸣彻九州”的凤凰。

阮籍的咏怀诗历来是被誉为旷世绝作的。八十九篇诗作里,翱翔着各种各样的飞鸟。孤鸿,孤雁,翔鸟,凤凰。这些飞鸟情态各异,寓意不一,与屈原离骚中的香草美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凤凰,是他笔下的奇鸟,有着飞上云层的强大力量,冲破云霄的壮志豪情,却无奈疾风骤起,不得不敛了羽翼,怅然心伤。

就像他自己。

彼时,司马懿手掌朝纲大权,为巩固权力诛除异己,大肆杀害士人。嵇康在服刑前最后一次弹了《广陵散》,预示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广大士人陷入极端的黑暗恐怖中,面前是浓稠如墨般的黑夜,化不开,散不尽,惶惶不可终日。

阮籍是极懂得谨慎避祸的。

虽然心中偏向于曹魏政权,对司马集团心怀不满,但在世事已成定局的情况下,明智地采取了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

这一点让司马懿很是赞赏,他甚至说阮籍是天底下最谨慎的人。于是为着阮籍的这份谨慎,司马集团也给了他最大的宽容。

而这份宽容,是用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小心翼翼与惴惴不安换来的。

司马氏掌握了政权之后,阮籍向司马昭申请去做步兵校尉,给出的理由是步兵校尉官署的酒特别好喝。但其实能有多好喝,不过是这个职位以及这个理由很能保全他。所以司马昭也欣然应允。

钟会替司马氏来问阮籍对时事的看法,他喝得酩酊大醉,缄口不言。

司马昭想跟阮籍联姻,他便酣醉60天,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阮籍胸中有垒块,故须酒浇之。”他真的只是纯粹的喜欢喝酒吗?其实不是。他的酣醉不醒,更大程度上只是避免面对矛盾冲突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无声的坚守与对抗。

及至司马懿加九锡,需要有人写劝进表。阮籍还想用醉酒的方式获免,但众人都不肯放过他。于是也便爽快起来,一挥而就一篇文词清壮的《劝进表》。或许他早就已经准备好,躲得过就躲,实在躲不过也不推辞。

所以,阮籍其实从来都没真醉过,事实上他比任何人都清醒。

而在乱世里,越清醒的人就会越痛苦。

也正因为内心的不安与苦闷无处宣泄,所以他才会驾着车四处游走,到没有路的地方就停下来放声痛哭。

几经波折,上下求索,却仍然找不到路在哪里。

也不知在肆意恸哭过后,他那满腔焦灼苦痛,化作了多少篇咏怀的诗作,化成了多少只彳亍的翔鸟。

这该是一种怎样的无望与悲凉。

阮籍兄,若有一天,你我相逢与孤山绝壁,穷途末路,不如一起对着那沧浪江水号啕恸哭,而后,我再狂笑给你看,我想,你应该会很喜欢。

楚汉古战场上,他喟然慨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那些功垂史册的王侯将相,在他看来也不过是些竖子草莽。

他的心里有的是雷霆万象。

最喜欢他做青白眼,对欣赏的人青眼有加,有不屑一顾的人白眼相向。毫不掩饰自己的喜恶。

多么率性而又可爱的癖好,一颗坦率的拳拳赤子之心。

因着这份赤子之心,他会为隔壁未出嫁而亡的女子吊唁痛哭。

但其实他又哪里是在哭美人,不过是借着哭别人的由头哭一哭自己。他的一生和这个女子有什么本质上的不一样呢?他想要的人生价值真的实现了吗?那一首首寓意复杂的咏怀诗中,隐藏的细密幽微的情绪,又有多少人能看得懂呢?

弥天大网笼罩着世界,没有谁能展翅飞翔。也许,只有在穷途而哭醉生梦死之际,才多少能感受到些自由吧。

在现实生活中,他找不到路了,于是把目光投向天际。用咏怀长叹的诗句对抗现实,寄托情怀。给一只只飞鸟以自己的磅礴情感——凄凉,悲壮,愤懑,无奈,以期寻找一份心灵的寄托,得到灵魂的自由。

现世已让人目不忍视了,那么就把梦都做在诗里。

他沮丧,失意,痛苦,惆怅,万千愁绪凝结成诗。一声长啸,一句痛哭,化作通脱放达之风,成就了魏晋风流。

因悲痛而慷慨,因焦灼而恣纵,因放荡而洒脱,因反叛而自由。那是最黑暗的时代,却在苦痛中孕育出了有趣的诗和有趣的人。而这是这些有趣,最终变成了激灼暗夜的火花,让黑夜有了色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