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本词出自北宋才子晏殊之手,私下以为,数“鸿雁来时,无限思量”最为出彩。
本词释义:
在节气接近重阳的时侯,芙蓉和金菊争芳斗妍。远处的乡村,秋色如画中一般美丽,树林间从浓密的红叶中透出稀疏的黄色.真是鲜亮可爱。
中原地区,秋雨少,秋水无波,清澈明净;天高气爽,万里无云,平原仰视,上天宽阔没有边际,前路茫茫,把握不住。登高远望,看到鸿雁飞来,引起头脑中无限的思念。
读到此文处,我仿佛置身于金黄而浪漫的秋季,在看不到尽头的路边,抬头看着远方的天空,有大雁飞过,古语有云鸿雁传书,而我去不知道思念的人在哪里,何时能够给我寄出一封书信?
宋朝时代重文轻武的时氏,从而便造就了一大批文人墨客,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像苏轼,陆游,辛弃疾,晏殊、柳永都是通过笔墨在历史的书籍里寻得一份自己的篇章。
读他们词,看到惊艳的句子,便想去研究作者,想去探究那内心深处的情感。
比于苏轼的豪放多才,陆游的离怨忧愁,辛弃疾的悲愤伤感,柳永的浪漫多情,我私下觉得晏殊甚是实诚可爱。
为何说他可爱呢,史料记载有这么一件事:
宋代的文官,日子甚是蛮好,官员们上班比较轻松,薪资待遇比较高,所以干完活后,就浪起来了。于是,三三两两,一起喝酒聊八卦,一起听曲看美人,那宴会是办得头头是道。这给宴会取了一个好听的由头:以诗会友。
但凡领导,都喜欢爱学习的老实人,宋真宗要给自己儿子找老师,当然要这类人,于是就在官员中挑来挑去,发现全是爱浪的,没有一个合眼缘。
直到他发现了晏殊,这个在靡靡之音中仍能关起门来做学问的大师级人物。真宗大喜,随即让晏殊来教自己的儿子,想着只有将孩子交给他才会放心。
等官封了,官宣了,好奇宝宝真宗禁不住问晏殊:别人天天饮酒作乐,你为何天天读书呀,先生你品性果然是高洁的,我果然没有看错你。
哪知晏殊如此回答:非也非也,我并不是不想出去饮酒作乐,只是近段时间,囊中羞涩,如果我有钱的话,也会和他们一样出去浪的。
一番话说得真宗是目瞪口呆。
不过真宗反过来觉得晏殊实诚可信,对他更是喜欢有加。还是欢欢喜喜的将儿子将给了他。
由此可见,晏殊委实是一个实诚可爱之人。
但纵然实诚可爱,晏殊还是倒是随时不忘文人天性,这首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便是他想象中的场景。可见,晏殊关起门来,其实也并非学习啦,估计是一门心思的琢磨诗词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