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除了智商、情商外,又流行一个新概念:挫折商,又称逆商。
逆商,英文缩写是“AQ”,就是我们面对挫折,和摆脱困难的能力,是和自己相处的能力。
一个人的AQ越高,格局越大。他在面对逆境时更积极乐观,能够接受困难的挑战,也能发挥创意找出解决方案。相反,AQ低的人容易陷入情绪的陷阱,会常常感到沮丧、迷失,处处抱怨,逃避挑战,做事也容易半途而废、自暴自弃。
这就跟我们得了感冒一样,康复能力完全取决于身体的免疫力,逆商就是我们思想的免疫力在发挥作用。
我们当下正是处于一个拼逆商的时代,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无法从失败中走出来。那么,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提升自己的逆商呢?
第一,凡事不抱怨,只解决问题。
因为站在科学立场来说,情绪发泄只会拖延解决问题的时间,耽误一系列事件的正常运行。所以,碰到不如意的情况,不要怪东怪西,而是要把我们发泄情绪的欲望都放在解决问题上,少一分抱怨,就多一分时间来进步。
我就有深刻的体会,很早以前团队伙伴临时安排我进行社群管理,还要在群里分享。因为本身时间精力有限,又很少在那么多人的群里发言,心里有明显的畏难情绪。
自己心里很不情愿,也拖沓了很久。不过时间期限将近,只有顶着头皮去准备分享海报,现场主持。在管理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在其中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完全能够胜任下来。
当然现在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不会躲避,而会积极争取。萌姐说过,敢比会更重要。当我再面对困难的情境时,也能够转换心态,积极找方法去解决问题。
第二,锁定影响范围,不要放大挫败感。
当我们失败了一次,只能代表本次的结果,不能代表未来,更不要因此退缩,否定自己的能力。逃避困难,恐惧只会让我们止步不前,当我们把一件事的挫败感无数倍放大,它势必会影响我们的未来发展。
第三,先看优点,再看缺点。
遇到挫折时,我们的第一个念头是什么?我们不妨好好问问自己。逆商高手的做法往往是先问自己:现在有什么是可以珍惜的?换句话说,在挫折中找优势,并把它转化成进步的助力。
比如有一天我们突然失业了,一时间感到非常惊慌。但换个角度想一想,我们现在有了更多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正好这个工作我们也不是很喜欢,正好还可以拿着不错的资遣费去换个城市生活,甚至进修第二专长。
苦难对于天才是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则是一个万丈深渊。
总之,在大家智商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重视挫折商的培养,将会对一个人的事业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