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大多数》书摘

1、这些事使我想到了福科先生的话:话语即权力,这句话应该倒过来说:权力即话语。就以上面的例子来说,你要给人讲“五讲四美”最好先带个红箍。根据我对事实的了解,红箍好像还不大够用,最好换上一身警服。“五讲四美”虽然是些好话,讲的时候最好有实力或者说是身份作为保证。

这就像现在书架上或者网上充斥着的各种杂乱的成功学、语录什么的。只有你成功了、有实力了,你说的话就会被奉为经典语录、箴言。如果你没有这个身份或者实力,即使你说同样的话,也会被人一笑而过或者骂做装B。

2、我举这个例子,绝不是讨了便宜又卖乖,只是想说明一下话语的贫乏。用它来说话都相当困难,更不要说用它来思想了。

3、做了这些后,我猛然醒悟到:所谓弱势群体就是有些话没有说出来的人。就是因为这些话没有说出来,所以很多人以为他们不存在或者很遥远。

4、对于这世界上的各种信仰,我并无偏见,对有坚定信仰的人我还很佩服,但我不得不指出,狂信会导致偏执和不理智……因为狂信,人们就不想讲理。

5、首先有了不幸的事实,然后才有不幸的信息,信使只是信息的中介,尤其的无辜。假如要反对不幸,应该直接反对不幸的事实,此后才能减少不幸的信息。

6、我个人认为,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价值取向,二是在这个价值取向上获得的成就;很显然,第一个方面是根本。倘若取向变了,成就也就说不上,而且还会适得其反。因此,要提高社会道德水准就要解决两方面问题。一、弄清哪一种价值取向可取,二、以积极进取的态度来推进它。

7、伦理道德的论域也和其它论域一样,你得先明白有关事实才能下结论,而不是像某些人想象的那样,只要你是个好人,或者说,站对了立场,一切都可以不言自明。

这让我想起了网上拥有着一颗圣母心的键盘侠们,他们看事情总是喜欢先占领道德的制高点,然后洒大粪。从来不关心事实是如何的。他们总是乐此不疲,好像这么做是能碰到他们的G点一样。

8、我不认识这些受苦的人,也不知道他们在受何种苦,所以就不知道他们是否需要我的解救。尤其重要的是:人家并没有要求我去解放,这样贸然过去,未免自作多情。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里我就想起了美国。

9、弗洛伊德对受虐狂有如下解释:假如人生活在一种无力改变的痛苦之中,就会转而爱上这种痛苦,把它视为一种快乐,以便使自己好过一些。对这个道理稍加推广,就会想到:人是一种会骗自己的动物。我们吃了许多无意的苦,虚掷了不少年华。所以有人就想说这种经历是崇高的。这种想法可以是他自己好过些,所以他有些好作用。很不幸的是也有些坏作用:有些人就据此认为,人必须吃一些无意义的苦、虚掷一些年华,用这种方法来达到崇高。这种想法不仅是有害,而且是有病。

吃苦必须受益,牺牲必须有代价。不能用吃了多少苦去感动自己,要注重受益:我吃了那么多的苦,我获得了什么?否则,你永远都在吃苦。

10、我知道这么个例子,是从人类学的教科书上看到的:在美国,有些黑人的孩子对自己的种族有自卑感,觉得白孩子又聪明又好看,自己又笨又难看。中国人里也有崇洋媚外的,觉得自己的人种不行,文化也不行。这些想法是不对的。有人认为,说自己的特异性无比优越是唯一的出路,这又使我不懂了。人为什么要用一件错事来反对另一件错事呢?

极端的人总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本书真的是非常经典,看完过后,开启了很多看事情的新角度。每一篇文章的观点都有理有据,所谓人文、理性地看待问题,大...
    miga吼猴阅读 4,402评论 0 0
  • 后来,尹心怡和李锋成了朋友。尹心怡第一次不排斥对自己有好感的男生。及时李锋看去高大木讷。尹心怡就是不反感他。 傍晚...
    今在否阅读 2,540评论 0 0
  • 那片喇叭花,盛开在一个晨露微醺的早晨。我发现它们的时候,正急急地准备穿越马路,去赶那班即将开走的公交车。在围栏的外...
    齐訫阅读 3,325评论 1 3
  • “咳……咳……噗。”陌升吐痰的声音从东屋刺耳地钻出,紧接着是断断续续地呻吟。 小陌隔着用泥土、柴草和水做成土柸搭造...
    墨成阅读 3,369评论 6 7
  • 今年五月,雨人走了。我没去送他,而是很轻松地看他背着空空行囊走上11路公交,以为他还会回来。 可他再也没出现过,和...
    风逐自由路和远方阅读 3,157评论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