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雪球

这两个礼拜贡献给了巴菲特的个人传记,很感谢推荐这本书的人。对于个人传记,我并不感冒,一是对成功学的抵触,二是添油加醋的神化还剩几分真实。因为一个在线课程有一个阅读书单,扫了一眼列的十本书,都不是很有欲望,这么一比较,这本书倒成了首选。

读完这本书,我对之前的刻板印象说对不起,再也不能一次次因为自身狭隘的认知而评判他人。巴菲特这样的投资家,浑身上下都散发着正经的企业家的气质。在我眼里,投资家是一个拿着万恶的金钱到处从事投机之流,而企业家是踏实的实干者。正如巴菲特自己所言,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资本里没有邪恶的阴谋。

巴菲特说过的名言很多,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发现够湿的雪和一面够长的山坡。这句话的后面还有,是如果你找到正确的雪地,雪球自然会滚起来,我就是如此。所谓滚雪球,我并不仅仅指赚钱,在认识世界、结交朋友的时候同样如此。

看书的时候一直在寻找巴菲特的雪和山坡都是如何找到的。出生于1930年的巴菲特,自幼起的爱好是收集、分类和统计以及与自己竞争。最令人惊讶的是,他感兴趣的不是与他人竞争,而是与自己竞争,应该是来自他父亲强大的个人原则性的遗传。拥有一个十分坚定的内部记分卡,坚持自己的原则,爱惜自己的名誉,专注而坚定。

1936年开始卖口香糖,开始收集雪的脚步。1942年买入第一只股票,买入卖出仅赚了5美元,不过得出了三个珍贵的结论:1. 不要过分关注股票的买入成本;2. 不要不动脑子地急于抓住蝇头小利;3. 如果他出现投资失误,那可能有人因他而烦恼和不安。

1942年开始的送报纸业务,给他带来了不错的收入。无聊的送报业务通过与自己的竞争而变得有意思。面对风险采取预防性措施,为了避免客人忽然搬走而损失收入,给电梯小姐费用以得到用户什么时候搬走的消息。

1944年已经攒了1000美元。 1945年投资1200美元买入了一块40英亩的地,租给农户,利润共享。1947年投资投币弹子机,发现复利的威力,通过不断产生的利润不断地重新投入产出,让钱为自己的主人效力。这一年,资本累计到了5000美金。

1950年阴差阳错面试哈佛失败,非常及时止损,立刻行动寻找下一个学校,并十分及时地申请了哥伦比亚大学,一个更加适合他的大学。这个事情体现出来对突发事件的敏锐反应。在这里他与他的精神导师产生了交集,并深受其影响。

导师格雷厄姆的投资思想是,尽可能搜集市面上的烟蒂,即以低于运营资本的价格出售的公司,广范围,少份额地投资。 巴菲特也受烟蒂思维的真传,不过他是在烟蒂内进行筛选,缩小范围,进行集中投资。

烟蒂投资的技巧是:低于账面价值的价格不断买入,如果价格上涨,就出售获利;如果价格没有上涨,就清算资产变现获利。是以生意终结时企业的价值为判断标准,属于显性的定量评估。

随着市场枯萎,市面上的烟蒂越来越少,烟蒂投资也越来越有局限性。后来认识的芒格改变了他的投资思维,以企业继续生存的价值为判断基础,不仅仅定量评估也需要定性评估,比如保持销售增长率的能力,好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好的研发能力。

喜诗糖果投资应该是他投资思维转变的一个体现点,在一个资产仅为400万美金的公司,投入了2500万美金,因为其人员的素质和公司品质。其后来的表现也证明这笔投资十分成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首先让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本书的主角沃伦·巴菲特。巴菲特1930年8月30日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是全球...
    惜她阅读 9,613评论 1 16
  • 导读: 本书不仅更精彩地描述了巴菲特60载栉风沐雨的投资之旅,还将其获取亿万财富的方法分解为12个普通人都可以学习...
    小播读书阅读 9,212评论 3 20
  • 换了新单位,单位自己没有办公楼,在一临街的店面房三楼租了一层,东西朝向,冬冷夏热,我的办公室的窗户正对着外面的马路...
    李有犀阅读 3,165评论 0 1
  • 告别了单调的高中生活我们怀着期待的心情进入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大学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也是人生梦想放飞的起点。在大...
    清酒无欢阅读 1,761评论 0 1
  • 整体看来,案主是一位比较注重美感,在现实生活中逐渐形成一种简洁、自信又感性的处事风格。有一定的能力,渴望家庭带来的...
    小际阅读 3,764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