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乡村(一)

【文·艾冰台】



张明辉骑车行驶在回家的路上,看着水泥路两边,那一排排已经成林的栾树,叶子金黄在晚霞下直晃眼。对于这些树木,在他的内心其实一点也喜欢不起来。按照他过世的老爹说法,江南水乡可是鱼米之乡,把曾经的良田变成树林,真感觉有点匪夷所思。

那些北方山地,在那个年代当地人为了多打粮食拼命地垦荒,把山中那些犄角旮旯的平地清理后种上玉米小米的,一年也不知道能有多少收获。现如今退耕还林,还一片青山绿水,真的是靠山吃山的感觉。当地人办个民宿之类就可以把青山绿水变成了金山银山,老百姓获益良多。

可对于江南,美丽的浦江两岸,把原本的良田硬生生地变成林地,张明辉打心里感觉难受。如果在二十年前,这里可都是收割完稻谷种着冬小麦或者油菜。此时的冬小麦已经冒出了稀稀拉拉的绿意,而油菜在满是稻茬的空间伸着它柔嫩的腰肢。冬天对它们来说,是一种历练,期待着春天的到来。

现在看到那一片片黄不拉几的栾树叶子,看着就触气。最可恨的是这一片林地还用铁丝网围着,你想进去挖点野菜之类想都不要想。

沿着拐进村口的道路,张明辉喜欢这样的路,他只是不喜欢路两旁的林地。少年时去镇上读书,他就是沿着这往西的路走到尽头,再拐向南边的钢渣路。门前的路是早就有的,只是经过了十几年都是泥路。天好时没问题,就怕下雨天或者像现在的霜冻天,尤其是现如今的霜冻天。出门时路冻的邦邦硬,中午回家时就是一条泥泞路,但大冬天出门不下雨,也不可能穿着雨鞋出门吧。遇到化冻的路,当地人叫它“膏烊”。没法子,只能跳跃者专门挑选相对干燥的土块往前走。或者,干脆回家晚一点让这些土疙瘩重新冻上。

现如今,原本泥泞的路都变成了柏油路,再也不会有那种化冻泥泞了。村里出门的人要么开汽车,要么骑车,自行车也不会有,最差的也是小电驴。雨鞋,只是藏在张明辉这辈人的脑海中。现在的孩子如何还用得着穿雨鞋?几乎两脚不沾泥。

骑车经过自家的自留地。或许也就是这自留地,还保留着几十年前的模样,从记事起这块地种到现在,从他爷爷奶奶开始到现在他老妈,他小时候也不少出现在这里。帮着大人种菜浇水除虫之类,但自己读书工作后回家少了,自留地对于他而言陌生不少。唯一对自留地不陌生的也就是他的老母亲了。

农村人,对土地总有打心底里喜欢,但不是全部,对于张明辉母亲而言,如今的自留地就是她的全部。

远远看到儿子回家,老母亲就急急忙忙地从地里拔脚出来,迎上前去。



2023.12.28

沪上北风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种眺望是不经意间的,也本没有什么目的。 注册税务师培训班休息的间隙,我站在七楼的平台上俯视古城的东南角。一切的场...
    伏生的菜园子阅读 3,222评论 0 3
  • 曾经的乡村是孩子们的乐园。放学后,放下书包,相约一起,来到村前的空地,跳绳,过家家,推铁圈。热闹非凡,不小心碰...
    心怀梦想1阅读 656评论 0 0
  • 曾经的乡村是孩子们的乐园。放学后,放下书包,相约一起,来到村前的空地,跳绳,过家家,推铁圈。热闹非凡,不小心碰了一...
    心怀梦想1阅读 1,709评论 0 1
  • 入夜,首富悄悄的潜入村庄。 首富在这条村庄出生,长大。在这条村庄整整生活了13年。13岁的某一天,首富...
    健信jianxin阅读 4,218评论 2 9
  • 端午节后,乡村里满是夏日气息,一切植物都生长茂盛:抽穗的禾苗、嫩长的豆角、青红的辣椒、健壮的玉米、转黄的烟草以及池...
    茗蘅阅读 2,286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