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风花雪月的精神境界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只要心头无闲事,便是人间好时节。

这首宋代禅师所做之词,为后世广为传颂,描述了一种自由自在心无挂碍的精神境界。仔细推敲起来,何谓闲事?余以为即是与自己无关的事,反问自己,父母的事,配偶的事,孩子的事是自己的事吗?甚至于当去追问,父母,配偶,孩子是属于自己的吗?追问之下,明智之人都能清醒人与人之间最好的距离是和而不同,彼此亲密而有距离。而什么事才是自己的事?当属自己无需任何人配合可以着手去做之事罢了,而除了自己的事情之外都是闲事,故民间俗语有称“莫要多管闲事”,蕴藏深刻的为人处事之道。只有做到不管闲事,才能真正获得心灵的自由,以至于无论何时何地皆是人间好时节之境界。

图片发自简书App

美国的神学家尼布尔的一段祷文在二战期间被美国总统卡特奉为人生信条,他写到——

愿上帝赐予我平静

能接纳我无法改变的事

愿上帝赐予我勇气

能改变我可以改变的事

并赐予我智慧 让我能分辨这两者的不同

而真正的智慧,正在于区分“分内事”与“分外事”之间。也就是现代心理学各个流派不厌其烦提出的营造好的人际关系的基本规则——尊重人与人之间的界限,可这个界限究竟在哪里?它就需要我们能够分辨的智慧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分辨好“分内”与“分外”之后,做分内之事也未必就能心胸开阔了无挂碍了,这中间的功夫在于是否足够投入的去做,和对于结果是否执着,这两个因素的排列组合又催生了四种不同的心理现象——未尽力去做又执着于结果,那就是失望郁闷;未尽力去做也不执着于结果,那就是无所谓的心态;尽力了而执着于结果,不是功成则喜就是功败而馁;尽力而不执着于结果,即能平静的经历与享受过程。

夫子在其中又是如何玩味与抉择呢?又到了考验人生智慧的时刻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