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和李银河的爱情可谓热的发烫的爱情,字里行间,看得出的都是溢出文字的热切,捧着书,觉得书都滚烫起来。
可能自己这爱情这条路上比较不顺,从未真切的体会过这种交互的爱意,不能深有体会,阅读他们的情书,不免有点被他们之间的热情灼伤,说实在的有点不适。就像最近才看得电影《布鲁克林》里艾莉丝·莱西和托尼· 费奥雷罗之间的热切爱情一样,令我产生了不止一星半点的“是这样的吗”的疑惑。
不过每个人对爱情的温度耐受不同,这点也没什么,喜欢温润一点的就去喜欢,喜欢热切的就去喜欢,但前提是得找到和自己相同温度耐受的对象才好,不然怕是难以共鸣的。不过也不得不说他们之间的聊天内容倒是可以作为当下年轻人交谈的范本了,谈天说地的,各抒己见,并不全是腻歪之词,内容也并不空洞,可以借鉴一二。
最近也巧了正好在喜马拉雅上听李银河说爱情的课程,其中她说道爱情该是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好感、喜欢和激情之爱,很显然她和王小波就是彼此的激情之爱。这种激情之爱我的理解不是说都是这么浓烈的表达爱意才能称之为激情,而是一种确定,走入内心的确定,对对方的一种迷恋状态,甚至愿意为对方牺牲掉一些自己的个人利益,这是爱的最高段位。
说实在的这种相互的激情之爱真的很难得,很大一部分我都是在对他人付出激情之爱,换来的是他们的冷水把之浇灭,也无所谓了,我问心无愧了,只是我们频率不对,相忘便是。
说回开头说的爱情温度的耐受度,我觉得我还是温水型选手,我不太喜欢这么浓烈的表达爱意,总是喜欢温和的,细节的。年初那会,和朋友去山里徒步,正巧那时候也是拾干果的好季节,一边像孩子那样寻宝着喜欢的干果,一边也想着要是哪一天我可以和喜欢的人一起拾干果该是多美的时刻,尤其是在有暖阳的冬季,他招呼一声,我就欢乐的跑向他,他松开双手,一把各异的干果落在我掌心,问一句:开心吗?我想我会在暖洋洋的阳光里笑的像个孩子一样说: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