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软件测试的定义
1)测试是为了证明程序有错;2)好的测试用例是在于能发现至今未发现的错误;3)成功的测试是为了发现至今未发现的错误。
2、测试的目的
1)软件测试的目的是尽可能发现并改正被测软件的错误,提高软件的可靠性;
2)软件测试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软件质量。
3、测试的原则
1)足够好的原则
2)木桶原理和80-20原则
3)测试的一般原则;
4、软件生命周期测试的主要任务
1)测试要素;
2)测试计划;
3)测试种类/技术;
4)测试的准入准出条件;
5、软件生命周期测试
1)需求阶段测试;
2)设计阶段测试;
3)编码阶段测试;
4)测试阶段测试;
5)安装阶段测试;
6)验收阶段测试;
7)维护阶段。
6、软件测试分类
1)软件内部结构和具体实现:白盒、黑盒和灰盒测试;
2)软件开发角度: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
3)是都执行程序: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
4)从是否需要人工干预:人工测试、自动化测试;
5)从实施组织角度:开发测试、用户测试、第三方测试。
7、软件缺陷表现为:
1)软件错误、2)软件失效、3)软件故障、4)软件缺陷。
8、软件缺陷描述;
1)可追踪信息【缺陷ID】
2)缺陷的基本信息【缺陷标题、严重性、优先级、提交人、提交时间、所属项目/模块、指定解决人、指定解决时间、处理人、处理时间、处理结果描述、验证人、验证时间、验证结果描述】
3)缺陷的详细描述。
4)测试环境说明。
5)必要附件。
9、缺陷的相关状态。
初始化/新建-待分配-待修正-待验证-待评审-已关闭
10、缺陷报告的主要内容
1)问题编号;
2)标题;
3)报告人;
4)报告日期;
5)程序名称;
6)版本号;
7)配置;
8)缺陷类型;
9)严重性;
10)优先级;
11)关键词;
12)缺陷描述;
13)重现步骤;
14)结果对比;
11、软件测试过程中的度量指标
1)测试覆盖率,
测试覆盖率=以设计测试用例的需求数量/需求总数
2)测试执行率;
测试执行率=已执行的测试用例数/设计的总测试用例数
3)测试执行通过率;
测试执行通过率=执行记过为通过的测试用例数/实际执行的测试用例数
4)缺陷解决率
缺陷解决率=已关闭缺陷数/缺陷总数
12、测试用例的组成。
【用例编号、用例名称、测试等级、入口准则、测试输入、操作步骤、期望结果、出口准则、注释等】
13、逻辑覆盖。
1)语句覆盖。
2)判定覆盖。
3)条件覆盖。
4)判定/条件覆盖。
5)条件组合覆盖。
6)路径覆盖。
14、黑盒测试、功能测试方法。
1)等价类划分;
2)边界值分析;
3)因果图;
4)随机测试;
5)猜错法;
6)探索性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