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秋天来了,走在傍晚的乡间小路上,明显感觉到阵阵的凉意,可我们晚饭后出来压压马路的热情并没有因此减退。

        中秋以前,路边的稻谷还挂着沉甸甸的果实,马路两边还是一片金黄,漫步在这样的路上,心情如同共享了丰收的喜悦般愉悦。可如今,地里剩下的只有一堆堆垒得像小蒙古包一样的稻草堆,让秋的凉意更是浓郁了。

        这前后的差别,正像我们这群常常漫步在这乡间小路上的“异乡人”。

        暑假来了,项目部一下子热闹起来了,来自不同地方的、不同年龄段的“留守儿童”来到项目部营区这片小天地里,小家伙们很快就能打成一片。这里没有孩子最向往的游乐场,更没有孩子沉迷的动画片,但并不会因此少了欢笑声,尤其是晚饭后,项目部门前的马路上总是充满欢声笑语。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三五成群,有的抱着娃,有的在一边逗着娃,有的跟在孩子的玩具车后面指挥着方向,其中尤为引人注意的是两个分别是4岁、6岁的男娃,他俩总一边笑一边追着杨哥跑,而杨哥也总有法宝让孩子围着他乐呵呵地转,简直就是孩子们的“活宝”。

        马路边上的人家,饭后也经常出来门前坐坐。每次经过,她们总是看着我们笑,也常常热情地请我们进屋里坐坐,好像是想把欢声笑语请进漆黑冷清的家里(他们家里一般不到全黑不开灯)。

        很快,开学的日子来了,孩子跟父母短暂地团聚以后,陆陆续续地离开项目部回去上学了,项目部少了孩子们的身影,感觉一下子冷清了许多。原本热闹的操场上没有了孩子们追逐的身影,夕阳西下的乡间小路上也没有了那道亮丽的风景线,反而变得冷冷清清的。之前带孩子出去散步的也不再出去散步了,只剩下我们零零散散的几个始终坚持着。

        父母为了养家糊口,常年在外打拼,孩子被迫成为“留守儿童”,只能在寒暑假跟父母短暂地相聚,这是为人父母最无奈的选择。办公室的张姐之前一直待岗带孩子,到孩子三岁多时才回到了岗位上。人在工地上,但心却时刻挂牵着孩子,孩子病了她会着急,甚至说着说着就泪满盈眶。特别是孩子暑假回去后,常常哭着问她什么时候回来接他上工地,她说:“等你放假的时候,妈妈就回去接你了!”于是,周末了,孩子说:“妈妈,我今天放假了,你是不是回来接我啊?”听了孩子这样的话,心里真不是滋味。

图片发自简书App

      来到这个工地之前,我只知道媒体最关注的农民工和农民工孩子的生活现状,并不知道社会上还有这样一群不同于农民工的“建设者”。他们在国企单位工作,拿着俗称“铁饭碗”的财政工资,他们的工作、生活环境都比农民工好很多,但是他们跟农民工一样背井离乡,工程干到哪就走到哪,孩子也就无可奈何地成了城市里的“留守儿童”。

        其实他们也跟大部分人一样渴望家庭的温暖,渴望陪在孩子身边,跟孩子一起成长,甚至他们也动过辞职回家的念头,但最终他们还是放不下让自己成长的平台,这份充满挑战的工作不仅仅让他们养家糊口,还让他们找到了为生活打拼的劲头,让他们对事业的雄心得以安放。

        真正融入了这样一个群体以后,我深深地懂得了“感恩”的沉重。祖国大地的建筑物无疑都是伟大的“建设者”用他们的血汗筑成的,更是“留守儿童”舍弃父母的陪伴而成就的。背后对“离家”的隐忍、对“留守儿童”的牵挂与内疚、这些情感上的沉重付出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的很难想象。

        因此,我要说:祖国的大好江山是伟大的“建设者”用血汗和泪水筑成的,这泪水是“留守儿童”看着父母离家背影时的泪水,是“建设者”思念家人的泪水!

图片发自简书App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常常想起暑假期间“留守儿童”与“建设者”在小路上欢快嬉闹的一幕,每每那时总特别期待下一次假期的到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怎么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也许,只有走进乡间,看看究竟...
    81fa047defa3阅读 571评论 0 0
  • 乡村的道路,有时候并不是路。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在我记忆的村庄里,到处都有弯弯曲曲的羊肠...
    彧瑛阅读 692评论 0 2
  • 我出生在北方,很小的时候就随父母到南方生活,爷爷奶奶依旧生活在北方那片古老的乡村里。在南方生活了十几年,期间...
    伟嘉豪阅读 281评论 0 1
  •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小狗追着你的裤管咬 你温柔的回过头去 露出惬意的微笑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林间传来鸟儿的鸣叫 你温...
    蓬年阅读 366评论 0 6
  • 不太成熟的性格。人际交往,虚伪做作。是社会交往的需求,还是自然的潮流。好像不能够随时这样随着自己的性子来。不怕人际...
    爱啃奶酪的大力阅读 21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