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职场,一定要摒弃的三种学生思维

离开校园,初入职场,或者说刚步入社会的学生,一是单纯,二是求知欲强。

最近很火的“胖猫”事件,在职场人里其实很难发生。

职场里的人,最懂这种社会险恶和各种套路。基本的原则就是:如果不见面,不花一分钱。强行要钱?直接拉黑。

要不怎么说“上岸第一剑,先斩意中人。”

人的思维方式往往决定了他的命运。

言归正传,第一个思维误区就是终点思维。

这种思维的典型想法就是:毕业了/工作了/结婚了/买房了,就完事了。

专业点解释,终点思维指在诸多选择与进程中始终相信存在某个已被穷尽的终点,并认为在达成这个终点后能够一劳永逸,完事归一。

一劳永逸,毕其功于一役,大学生的这种心态很多时候也受到了父母的影响:

等你上大学了就轻松了/等你工作了就安心了/等你结婚了就稳定了/等你生了孩子就好了。

持有终点式思维的人,往往会有以下表现:

高中毕业进入大学后就不再认真学习。「认为应试教育结束就是学习的终点」;

找到一份工作就安于现状。「认为按部就班工作就是职业生涯的终点」;

表白成功或是结婚后就不再想着如何维系感情。「认为把对方追到手就是亲密关系的终点」。

生活哪有终点呢?

人生不过是一个个里程碑,一件事无论成败都是经验的不断积累。

说句不好听的,有些人25岁就死了,只不过是80岁才埋。

第二个思维误区是秘籍思维。

秘籍思维是把复杂的事物过度简单化。

学生时代的不少人,深受各类武侠/玄幻/修真小说的影响,再加上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这类的穿越剧,逐渐产生了一种对于成功的认知谬误:

主角被反派追杀慌不择路,被逼跳崖,大难不死,反而还偶遇高人/捡到秘籍,屌丝逆袭,青铜直接变王者。

这种思维带来的行动结果就是:学习就得找牛B的老师补课,或者进某水中学补习;工作就得费尽心思搜刮干货和心得,知识付费各种职场心法,试图找到别人的成功秘诀。

老一辈混职场的总是偷偷告诉你秘籍,“酒桌上要能喝,下来要会拉关系。”

事实是这样的吗?

很多人都把某个只有一定关键性作用的东西,放大成了万能的宝典。

万能,就是最大的无能。

第三个思维误区是空杯思维。

空杯思维是指放空思想,对变化和信息来者不拒的学习心态。

这种思维带来的行动结果就是:每天都会刷知乎/头条/公众号暴风吸入信息;大V/偶像课的深度知识付费爱好者;碎片化时间也要听书/听新闻/背单词/刷B站/短视频。

很多人觉得热爱学习不是好事吗?事实上互联网上充斥着大量无用的垃圾信息,例如那些煽动性的鸡汤,贴标签的文字,营销性的软文。

这些所谓的知识不仅低效,并且洗脑。

空杯思维缺乏的是强有力的信息分辨能力。

有时候说学生思维,不是说学生才具有这样的思维,而是学生往往缺乏经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