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刚看完《贫穷的本质》这本书,我是一直想看的,但是一开始没读懂。看了几页就搁着了,一搁就搁了好几个星期。
每天自己的看书时间并不多,我的看书时间都是自己挤出来的。每天的上班生活占着我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虽然不喜欢,但这却是能维持我生活的一个基本保障。丢了工作,我自己都养活不了,怎么去做其它自己喜欢的事。
看完这本书,至于平穷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其实我并没有领悟到它的精髓,我只是对自己目前的一个状态有了一个稍微清晰的认识,就是我为什么那么穷?
总结出三个方面,当然远不止三个,只是自己目前一个阶段对贫穷的一个理解。
1、缺乏信息: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90后农村人,农村的条件,我想大家不说应该都清楚,各个条件都要落后于城里。一个字穷的影响太大了。
这里就拿穷对教育的一个影响来说,很多家长知道读书有用,可怎么个有用法并不知道。只知道读书要花钱,而家里刚好就缺钱。
自己的小孩成绩不好读不上去了,父母就说读不上去那就出去打工挣钱去。减轻家里负担,打工几年就结婚生子,两口子再一起出去打工。比读书有用多了,认为这样一家人就可以避开暂时的一个贫困。
于是就真的有了一个这样的想象。和我们一般大年纪的都大部分都出去打工了,生了小孩,留下孩子跟着家里老人,一家人一年见不到几次面。
最后和我们这一代的部分同龄人,又走上了上一辈的老路,而且还会影响着下一代。这本书里面写的“学习投入对于富人来说,成本并不算高,但对于穷人来说,他投入的不仅仅是钱,还有生存的机会。”
“穷人的学习成本极高,这一点堪称穷人的命运,诅咒与遗传的基因,也是一穷起码穷三代的核心原因。”
所以在发展落后的农村,读书学习对于我们来说太重要了。可是当拿学习和生存来比又显得那么秒小。
在这里我也的非常感谢我的父母,在那么贫困的条件下,没有放弃对我们在学习上的培养,他们选择走出来打工,并不是为了也让我们也跟着出来打工,而是不管我们学习成绩怎么样,从来没有放弃我们。从来没有对我们说出“读不下去就去打工”这样的话。只是永远都会对我们说“只要你们想读,我们累死累活也一定会支持你们。”
虽然我这一路的成绩有点辜负他们的期望,但是
2、信念不坚定
3、拖延、不自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