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寒假期间我读了吉本芭娜娜的几本书,其中令人最为印象深刻,最为震撼的无疑是吉本芭娜娜的代表作《厨房》,放下书我还是没能走出她设定的情景里。都说吉本芭娜娜是问题少女的治愈师,我想说她也是问题少年的引导者,文章篇幅很小,由两个小故事组成,看起来轻松很像小时候看的童话故事。
严格来讲《厨房》不能叫做一部小说,它没有提供宏大的故事平台,没有20世纪早期日本文学巨匠一样展示社会本质,她更偏向日本私小说倾向。
开篇以“这个世界上我想我最喜欢的地方是厨房。”一开头便交代了主人公父母早逝,跟奶奶相依为命,随后不久世上唯一亲人也离她而去,是个可怜 的女孩,可也没有因此而变得坚强不已,也没有因此而自甘堕落。她最终被雄一收留,这是上天为她伸出的橄榄枝,在她最无助,最悲痛的时刻,幸亏没有真的无依无靠成为社会的弃儿。
在雄一家中她还是一如既往的喜欢厨房,冰箱的轰轰声让她觉得安全,看着厨房里的厨具在月光下显得冰冷,凄凉。这样的景象反而让人心生慰藉。
文中有很多次提到厨房,厨房的意义也超出了它的现实功能,这也并非作者有意而为之。而是在有形无形间为主人公提供了精神上的寄托和慰藉。在厨房营造出了一种特别的氛围,在这一氛围里主人公能够摆脱现实的悲痛,都市的喧闹,人际的纷扰,生活的琐碎和生存的艰难。才能将自己从这种忧愁的情绪中抽离,让饱经风霜的灵魂得到一丝休憩。才能或多或少温暖自己脆弱和敏感 的心灵。

厨房成了主人公心灵的驿站,生活从未对任何人温柔过,而她在面对如此大的变故并非一下厌恶世俗,自甘堕弱。她靠着厨房喜欢上做饭,通过这一媒介让自己在现实中逐渐振作起来。
文中还提到一个很努力在生活的女人,惠理子。一个上半生是男人下半生做了女人的有趣灵魂。他早年妻子病逝,他自觉不再会喜欢别的女人,鉴于女人带孩子比较方便于是他变性做了彻彻底底的女性。他对别人异样的眼光狠狠的怼了回去。自己一个人把雄一拉扯大。快乐并有质感的生活着,她不再乎别人的眼光,他只做自己觉得对的事。为了自己他愿意和全世界唱反调。就这么个性鲜明,张扬的活着。

惠理子被杀了,当凶手将刀子插在他胸口的时候,他一把揽住对方脖子,死死地用酒瓶子砸死了凶手。连死亡都死的很别致,因此雄一陷入了忧郁,愁闷的蓝色地带。本来不善言辞得雄一,因此目光空洞,如幽魂一样的活着。之后也是主人公轻扣雄一灵魂大门。二人终究获得重生。
“日本人生性及其好斗而又非常温柔,黩武而又非常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弱,保守而又非常欢迎新的生活方式。”
他们一直都这么矛盾的生活着,但又是因为特有的矛盾,主人公纤细敏感的内心才会忧伤纠结,踌蹴痛苦。
文章娓娓道来,没有搭建大的画面舞台,没有过多的故事情节渲染,他就在那里慢慢的往你伤口上撒药,不管刚开始你挣扎得多剧烈,药物初次触碰到伤口时多么刺痛,它都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不停地洒下,直到你麻木最后竟意外发现,伤口已在不经意间愈合结痂。
曾经的伤痛不过是上帝设置的一道关卡。慢慢来不经意间,便已云海相轻,相视竟难掩一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