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果;素材/李诗瑶
1
阳春三月,校园里的桃花开了,红得耀眼。春风吹拂,暖阳普照,孩子们都在晨读,传来一片朗朗的读书声。
这是1980年的春天,今天,孩子们的心里都十分高兴,因为老师说学校请了一位越战老兵来演讲。
第三节课的时候,老师组织同学们来到操场上,整整齐齐排好队伍。校长带头,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欢迎老兵。
老兵来了,他魁梧高大,穿着笔挺的军装,一张黝黑却棱角分明的脸,因为激动透着健康的红晕。
老兵在台上大声地念着演讲稿,他高高举起右手,那只剩下两根手指的右手,如同一面鲜艳夺目的旗帜。
在自卫反击战场上,老兵与敌人殊死搏斗,他杀死了多名敌人,自己也身负重伤,右手只剩两根手指,成了残疾人。
我的眼中噙满了泪水,泪眼模糊中,台上的老兵是那么高大英俊,连他那浓重的口音都充满了亲切的味道。
“他真是个英雄,我会一辈子记住他的。”我在心里默默地念叨着。老兵演讲完了,在师生们的欢送声中离开了。
后来,我才知道老兵叫黄志国,是本县人,参加了自卫反击战争。那年他20岁,我10岁,读小学。
从此,我幼小的心灵中有了这位英雄,仿佛他就是正义的化身,他那只残疾的手,就是光荣的象征。
2
10年后,我以优秀的成绩考上了大学。有一次,学校组织学生去体验生活,师生们来到了美丽的乡村。
秋高气爽,暖阳普照,田野里稻谷成熟了,就像一床金黄的地毯。又是丰收季,乡亲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同学们都十分高兴,帮着乡亲们收割稻谷。村干部郑重地向大家介绍了一位老兵,曾经参加过对越战争。
一个农民披着灰沉沉的褂子,黝黑的脸,憨憨地笑着。我突然看见他残疾的右手,是他!黄智国。
我想找他说几句话,看着他手里的烟头一明一灭,最终还是没有过去,况且,我实在想不出该对他说些什么……
光阴似箭,我30岁了,早已有了家庭,孩子,在县民政局上班。我与爱人风雨同舟,生活幸福美满。
周未,我带着女儿去街上散步,拐角处有一个摊贩,卖鸡蛋煎饼。5岁的女儿吵着要吃煎饼,我便走过去买。
是他,黄智国,一看见那只残疾的右手,我立马就认出了他。饱经沧桑的脸,略显花白的头发。
女儿香甜地吃着煎饼,我的心却平静不下来。但是,人就是这样,他不认识我,我崇拜他,却不敢去相认。
看见了那只残缺的手,女儿“哇”地一声大哭起来,他无奈地讪笑着,我连忙带着女儿离开了。
3
日月如梭,我已入不惑之年,在民政局当上了科长。工作还算清闲,日子过得舒服惬意,女儿也快初中毕业了。
一天,一个农民模样的人在办公室外面探头探脑。看见他焦急的样子,我连忙叫他进来,问有什么事。
原来他是来申请困难补助的,我给他倒了一杯茶水。他受宠若惊地接着,我却突然看见那只残疾的右手,是他!
我的心里涌现一股暖流,他是我心目中的英雄。看完材料后,我热情地陪着他办完了所有的手续。
黄智国不知道为何会受到如此礼遇,越发惶恐不安。他只会一迭声地说“谢谢”,一个小时说了不下50次。
望着他佝偻着背离开,我开始努力地回想他年轻时的样子,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我觉得那么茫然……
10年后,我在办公室喝着茶,翻着报纸。突然,看到了他的消息,犹如雷击一样,茶杯应声落地,摔得粉碎。
黄智国在公交车上遇到一伙劫匪,一车人只有他挺身而出,他英勇搏斗,被歹徒刺中数刀身亡。
报纸上刊登了那张照片,他年轻时穿着笔挺的军装,高举两根手指的右手,据说这是他此生唯一的一张照片。
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恍如四十年前,小小的我坐在台下仰望英雄,幼稚的心灵里满是虔诚的崇拜。
岁月悠悠,沧海桑田,多少无名英雄默默地奉献,牺牲,却被人们遗忘,一生命运多舛,过着清贫的生活。
向无名英雄致敬!
(感谢阅读,祝您生活愉快,喜欢我的作品,请留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