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友,可有些时日没见了。”说话的正是之前的那位道士。
“师傅好。”已经上了学的孩子,比起先前的冒失,终究是有了改变了。
“许久未见,你们越发长大了,真是让人欣慰啊。”
被夸的孩子们纷纷红了脸。“对了,师父,其实这次来,是想问你你上次那句话是什么意思来着。”泰安一脸认真地问道。
那道士开口:“可是问那句,“万物作焉而不辞,方入其道。”
“对的对的,就是这句。我总是想起这句话,可是怎么也琢磨不出这意思。”为了显示自己的诚意,泰安甚至屈身拱了拱手。
看着泰安笨拙的动作,那道士眉眼含笑望着三个孩子点了点头。“贫道言尽于此,多说反而无益。在此游玩尚可,如若是要问那句话,劝小友们趁早下山吧。”
见实在问不出结果了,三人嬉闹一阵后相互搭着肩下山去了。不过左右肩膀搭着的两只手格外的让人安心。不知道又有什么关系呢,现在挺好的。
寒暑往来,春去冬落,时光走的悄无声息。转眼泰安即将升初中,柔嘉也小学三年级了。交好的三个孩子都出落成了少年样子,不复孩童。
时间如巨轮碾压着日子,一步一步苏醒着,那阳春三月。万物复苏,一切都散发着春天该有的气息。几簇教学楼,形式大体一样,屋瓦鳞鳞可数。住那里面上课的孩子们,生气勃勃。大地看见春天降临,也兴奋了起来,高兴不贪懒,不避劳,努力着让身体开出花来。
长大的泰安越发的帅气,乍一看身上似乎军人特有的阳刚正直之气,但若是和他交流几句,便会发现这泰安其实痞痞的。古铜的皮肤,挺直的后背,高鼻梁,大眼睛,从侧面看五官立体的不像样。成绩出类拔萃,体育等课外活动也屡屡得奖,而且泰安打小从骨子里就有一种韧劲,任何事情有自己的判断。
子传父教,泰安做任何事情前肯定会做出自己的判断,决不随波逐流。看着高高帅帅的儿子,现在做事越来越有自己当年的风范了,心里是相当欣慰。
烟嫂趁着太阳好,把桌子搬到院子里,给烟虫和吴司令搬了把太师椅,自己便和吴司令家和李家母亲的以及院里的大婶们,织起了毛衣。
院里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晒着太阳院里欢笑声不断。
随之快到中午下学时间,院里有孩子的都回去做饭了,陆陆续续的孩子们都回来了。
快到晌午,见泰安还没回来,秦淑欣心里慌了起来。这孩子往常都是很早就回来的,今天怎么这时候了还没见人?
考虑到吴司令的暴脾气,她没告知对方,便独自前往学校。应该是在学校做作业吧。
走到半路,便看见泰安扶着一姑娘,那姑娘好生白净,圆润的鹅蛋脸,弯弯柳叶眉,脸色红润,还没走到跟前泰安就喊她帮忙,无意中也喊出了一声“妈。”
淑欣一愣,满心欢喜,以为泰安终于放下心里的包袱了,打紧去扶过泰安手中的姑娘。
到家后,泰安才解释,这姑娘是自己的同学,出教室时,她突然肚子痛,蜷缩在教室角落,泰安让博文和李默先走。泰安走过去问她怎么样,她说只是肚子有点痛。要送她回家,姑娘也不肯,家里爸爸会喝酒打妈妈。便决定把她先带回家。回到家后,淑欣才知道这姑娘是来了初潮了,身子本身就瘦弱,怪不得肚子痛,。
安排好姑娘,便起身到厨房拿了些许红枣,给她补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