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什么人玩什么鸟。宠物多半反映了主人的品味和性格。《红楼梦》里的人物,很多都有豢养宠物的癖好。豪门宠物不仅是闲情点缀,更是人物命运的镜像。
过年时,庄头乌进孝来送过年礼,除了各色山珍野味米面柴炭之外,还额外有进献的宠物清单:
外门下孝敬哥儿姐儿顽意:活鹿两对,活白兔四对,黑兔四对,活锦鸡两对,西洋鸭两对。
这些小动物自然就给贾府小主子们做宠物了。依照贾珍的说法,今年比起往年还少了许多呢。
要说红楼梦里最知名的宠物,要数黛玉养的鹦鹉了。
不防廊上的鹦哥见林黛玉来了,嘎的一声扑了下来,倒吓了一跳,因说道:“作死的,又扇了我一头灰。”
那鹦哥仍飞上架去,便叫:“雪雁,快掀帘子,姑娘来了。”
黛玉便止住步,以手扣架道:“添了食水不曾?”。
那鹦哥便长叹一声,竟大似林黛玉素日吁嗟音韵,接着念道:“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尽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黛玉紫鹃听了都笑起来。紫鹃笑道:“这都是素日姑娘念的,难为他怎么记了。”
黛玉便令将架摘下来,另挂在月洞窗外的钩上,于是进了屋子,在月洞窗内坐了。吃毕药,只见窗外竹影映入纱来,满屋内阴阴翠润,几簟生凉。黛玉无可释闷,便隔着纱窗调逗鹦哥作戏,又将素日所喜的诗词也教与他念。
黛玉体弱兼神经衰弱,怕吵闹又有洁癖,还有哮喘,估计是有呼吸道过敏之类的病症。这样的体质,本不适合豢养宠物,但黛玉还是养了一只聪明的鹦鹉。黛玉天性喜欢鸟类,所以她的丫鬟取名,也都是取的鸟名。
不过,她并不像贾母、宝玉他们那样,弄一大堆鸟笼挂在走廊里叽叽喳喳。她更欣赏野鸟。
她的潇湘馆里永远给燕子留了个温暖的家。
林黛玉便回头叫紫鹃道:“把屋子收拾了,下一扇纱屉子。看那大燕子回来,把帘子放下来,拿狮子倚住。烧了香,就把炉罩上。”
瞧,大燕子出去觅食喂养小燕子,黛玉怕丫鬟把帘子放早了,害得它回不了家,还特地叮嘱紫鹃给燕子妈妈“留门”。
黛玉是个悲观主义者,觉得花开了还要谢,不如不开,人聚了又要散,不如当初就不聚。从性格来看,她也不喜欢与人有太过亲密的接触,不喜欢嘈杂热闹的环境。
所以,她很少豢养宠物。心理学上来说,这样的人更适合豢养观赏型宠物。黛玉虽然喜欢鸟类,但她更希望给它们自由。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黛玉这一生,处处在枷锁束缚之中,父母早逝导致她不得不寄人篱下,性别限定使她无法展示才华,身体羸弱使她失去了很多人生的享乐,礼教的约束使她无法纵情爱乐。作为仙子下界的她,受困于人类的躯壳和制度,她的痛苦高于常人的想象。所以,对于能肋生翅膀纵情高飞的鸟儿,她是充满羡慕的。
在她的诗词酒令里,燕子、鸿雁、杜鹃,这都是常出现的动物形象。她喜欢能远走高飞,又成双结对的候鸟。她愿意歌颂它们、照顾它们,但不想把它们约束在笼子里。她自己唯一养的鹦鹉,也是养在架子上的。自由,是黛玉对鸟儿的怜惜。
这个被礼教囚于绣阁的孤女,唯有在羽族身上看见自己渴望的辽阔天地。无怪乎外貌性格都酷似黛玉的小戏子龄官,见贾蔷买雀解闷会勃然作色:“你们把好好的人弄了来,关在这牢坑里,学这个劳什子还不算,你这会子又弄个雀儿来,也偏生干这个……” 笼中雀与笼中人,原是同一出悲剧的双生花。
黛玉有诗说:“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她夜哭时,宿鸟栖鸦都飞起远避不忍再听。
黛玉也喜欢大雁,大雁在古代被喻为忠贞之鸟,“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说的就是大雁。黛玉行酒令,说到“一只折足雁叫得人九回肠”,她见宝玉呆看宝钗手臂,就把宝玉比喻成呆雁。
宝钗也喜欢大雁,她的菊花诗中有念念心随归雁远的句子,她放的风筝也是大雁形象,可见她也是对爱情忠贞的人。
宝钗比别人总是更少些闲情逸致,所以没见她养什么宠物,也因此她的丫鬟总是比较清闲。但她也像黛玉一样,喜欢燕子,杜甫诗里“双双燕子语梁间”这句被她多次引用。她也喜欢成双飞过的玉色蝴蝶,忍不住要扑来玩耍。这些成双的小动物似乎也是她心底一丝春情向往的体现。
与渴望自由的黛玉相比,王熙凤倒是颇为享受富贵奢华、依势弄权的豪门生活的。凤姐的生活很忙碌,作为荣府的管家少奶奶,她过着日理万机的生活,可以说,她是没多少闲空逗弄宠物的。但她也养了一只猫。
猫这种动物,不像狗那样需要遛弯,甚至吃食上也没那么讲究。猫是一种孤僻、愿意独处且具有高傲气质的动物。凤姐是人中龙凤,才智过人,表面亲和放诞,内心却睥睨天下,冷酷而善于算计,可不就像一只精明冷酷的猫吗?
猫是宠物中最聪明的,凤姐的性子也像猫,冷静伶俐,贪便宜,尤其是猫儿的眼睛也是吊梢的,跟凤姐一样。猫的孤僻、高傲、善于伏击,恰是凤姐性格的动物化写照 —— 她是荣府的 “镇宅兽”,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书里没有具体描写凤姐养的猫是什么样子。只提到鸳鸯送菜给平儿,凤姐说平儿吃不了,鸳鸯说可以留着喂猫,轻描淡写间透着主子对奴仆的支配感。猫于凤姐,类似于平儿,不但能给她带来情绪价值,还能干活儿抓耗子。平儿看不惯凤姐虐待尤二姐,暗地帮衬,凤姐就骂平儿:“人家养猫拿耗子,我的猫只倒咬鸡。”
黛玉也喜欢猫,曾有“锦罽暖亲猫”的句子。黛玉与凤姐也颇有相似处,都是聪明漂亮,爱打扮爱出风头,嘴上不饶人,好像牙尖嘴利的小猫。黛玉的慵懒与凤姐的锐利,原是同一聪明剔透的不同面向。
而贾环被凤姐骂作 “燎毛的小冻猫子”,这是庶出子弟在豪门中的尴尬处境:贾环也爱享乐,也想出人头地,却因身份卑微失于教养而举止猥劣,恰似冻得瑟缩却强装凶狠的幼猫。
秦可卿与凤姐是惺惺相惜的闺蜜,俩人都是慵懒漂亮爱享受的少奶奶。秦可卿的屋里养了不少小猫小狗,这些宠物更能给出身低微嫁入豪门的她一些实在的温暖慰藉。猫狗的闹春,也引发了她的春情萌动。本来就与丈夫同床异梦,自己也神经衰弱,有这些猫狗的闹腾,只怕她睡眠更差了。
鹿也是豪门喜欢的宠物,鹤鹿同春,是福寿象征。群雄逐鹿是政治争霸的意向,贾兰曾经用弓箭射杀大观园的小鹿,号称是演习骑射,暗示了贾兰的雄心壮志和日后卷入政治斗争的命运。
与鹿有关的另一个人物是探春,她喜欢芭蕉,自称蕉下客,黛玉博学,用蕉下覆鹿的典故嘲笑她是鹿。探春才自精明志自高,最终却难免成为政治斗争中一枚棋子的命运。
鹿音通“禄”,是名利象征。大观园吃烤鹿时,惟有宝钗和黛玉不吃。二者一是山中高士,一是世外仙葩。暗示了她们的追求与世俗人是不同的。
树倒猢狲散,是贾府大结局。 但是《红楼梦》里没有真正描写过猴子,大观园那么多宠物,却没有猴子,乌进孝进贡了那么多供赏玩的小动物,也没有猴子。
贾母出个谜语叫“猴子身轻站树梢”,她笑骂凤姐是猴儿,说笑话讽刺凤姐嘴巧是因为吃了猴尿。凤姐的好胜、爱享受、暴脾气倒也真有几分猴性。
另一个有猴性的是湘云,她冬天的打扮被黛玉取笑为孙行者,她自己出个谜语,谜底也是耍的猴儿。“溪壑分离,红尘游戏,真何趣?名利犹虚,后事终难继。”——描写猴子的诗词,这是我见过的最凄凉的一首。湘云是爱吃爱玩爱游戏的,竟然也发出人生无趣的感叹,这是对整部书 “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的提前哀悼。后事难继,大概湘云身后也是无儿无女到老吧?宝玉在父亲离开后,立刻表现得像个开了锁的猴子。他的几个淘气小厮也被贾芸笑骂为猴头。连贾琏小厮兴儿也被尤二姐骂成“猴儿肏的”。可见贾府从上到下,都有猴子表征,只等贾府这棵大树倒下,这些猴子也就散了。
惜春的藕香榭也挂了宠物鸟,八哥特别受到了刘姥姥的赞叹。这种凤头黑羽会说话的小鸟,让人联想到公府小姐出身,后来却缁衣念佛的惜春。
宝玉的住所,宠物最多。怡红院一溜回廊上吊着各色笼子,各色仙禽异鸟,都有专门的丫鬟饲养。夏日,仙鹤在芭蕉树下午睡;冬夜,麝月散步还能遇见大锦鸡;端午节,丫鬟们把些绿头鸭,花鸂鶒,彩鸳鸯放在院内积水里玩。宝玉的院子里,花最多,鸟最多,女孩子也最多,他样样都喜欢,也都喜欢不过来。
宝玉不比黛玉身子不好不爱出门好静,他喜欢出门东游西逛,如同需要每天出门遛的小狗。他也养狗,但养的不是凶猛的猎犬,而是活泼可爱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丫鬟们拿袭人比哈巴狗,袭人也确实像小狗一样可爱又忠诚,但不像猫那样有个性。狗比猫更招人喜欢,但也比猫更招人轻贱。可你要是一味轻视狗,那就是犯傻,因为你忘了,狗也有狼的基因。袭人姐姐比谁都温柔懂事,也比谁都刚硬要强,是个狠人。她如忠犬般守护宝玉,却在 “柔媚娇俏” 下藏着 “初试云雨情” 的果敢,正如犬牙收放间的分寸拿捏。
曹公笔下的宠物从不是玩物,而是照见灵魂的镜子。它们或是自由的囚徒,或是权力的爪牙,或是温情的寄托,最终都化作太虚幻境的一片羽毛 —— 轻轻落在 “假作真时真亦假” 的碑铭上,让后世读者在字里行间,听见 cage(笼)与 sage(贤)的激荡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