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无止境这句话是错的,应该是创无止境

最近在看一部科幻小说,说人的修行有六个境界,每个境界都是为下一个境界打基础,六个境界后,你可成神,成神之后,如果把六个境界的修为叠在一起看,有的人是三角形,有的人是梯形,有的人是长方形,还有的天才是扇形,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呢?

刚开始,大家的基础都是一样的,有各种各样的功法、剑法、拳法、腿法、炼丹法、炼药法等等,都是一些基础的东西,你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适合自己的修炼功法,或者同时修炼多种功法。

第一个境界,看不出什么差别,你炼拳,我炼腿,有的人拳和腿都炼,这时全修的人可能还没有只单独修炼一种功法的厉害,因为他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其他功法上面。

但到了后面的境界,你就会发现如果你前面没有炼过腿法,那到后面境界里面和腿法相关的更高深的法术神通,你就学不到,所以,到最后你会发现,他们所能掌握的战技会越来越少。

这时候你可能会想了,那全修的人顶多把所有的战技都修炼成神,那他的战技叠起来,也只能是个长方形,怎么可能还会出现扇形这种情况呢?

我感觉这就是我们人类最伟大的地方:“融合和创造”。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炼了气,又炼了剑,那我就可以发挥出以气御剑的战技,那你就可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功法,随意融合,创造出新的战技。

所以说,学无止境这句话是错的,应该是创无止境。只靠学,一辈子都在学,成不了自己的东西,创造才是没有边界的,当你还小的时候,还需要汲取他人所创的东西,等到你有了一定的积累,便要试着创造。一直学,你始终是学生,但是你只要创造一招,那么,你便是宗师。

这让我联想到我们的人生,也是一样的道理,小学要求我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到了大学,你就只能选一个专业,如果你这一个专业再学废了,那你就真的废了,所以在打基础的阶段,千万不能偷懒。你看不管是金庸先生小说里面还是电影电视里面,哪一个主人公是随随便便就成功的?哪一个不是历经千辛万苦才功成名就的。

有一个理论叫一万小时定律,就是说,你要想在一个行业有所建树,你最少得花一万个小时在这个行业,你才能把这个行业所有的知识了解透彻,接下去才是你根据学到的知识,去创造新的知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