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媽促成的聲樂班上周二就開課了,我很糾結:特別想上,但因為課程安排在工作日,除非翹班,否則無法上課。沒想到這周出現了轉機,兒子學校周二開家長會,我就準備利用這個機會請一天假,這樣就能去體驗一下聲樂課了。
說乾就乾,昨天請好了假,憧憬著今天的到來。今天作息照舊,八點多出門,冒著小雨走到了賽格廣場。趕到艾梵德米時才九點,昨天問了果媽,她說九點半開門,於是我找了張凳子,坐下來靜靜等候。邊上就是海底撈,員工們正在忙碌而有序地進行著一天的準備工作。
邊看書邊坐等,九點半過了,書也看了一章,但還沒有人來開門,我有些無聊,微信群裡招呼起大家。再等,媽媽們陸續趕到。十點,果媽來了,開了門。有媽媽特地帶來了電子琴。因為這次課程報名的有十個媽媽,還有一個媽媽來觀摩,所以果媽把大家安排在了空間最大的休息區。
老師來了,是一位女老師,而我一直以來都以為是位男老師。她是一位性格爽朗,幽默風趣的女性,又是一位善於因材施教,極具個人魅力的老師。據說她在德國進修,專門學習如何開展聲樂的體驗式教學方法。
老師先讓我們做了幾個熱身運動,將整個身體放鬆,然後帶領大家進行聲音練習,同時也就佈置了這周的回家作業,把這些練習練熟。之後老師讓我們每人選一首歌,當眾唱完,然後她有針對性地進行問題的講解和解決。
前面的媽媽在老師的調教下越唱越好,我不禁有些緊張起來,尋思著選一首什麼樣的歌。最後對自己說:你本來就是來學習的,唱得好了還來做什麼,就是唱不好所以需要老師的指導呀!這樣想著,心定了下來,決定還是唱那首『感恩的心』。
開口唱了沒幾句,自己就覺得哪裡不太對。這時老師喊停,說這個調起得太低了,不適合我的音域,然後讓我升了一個半調。我重新唱過,發現聲音放出來很多,但高音部分卻上不去了。老師說我天生容易找到頭腔共鳴,但沒有胸腔共鳴。
老師分析我現在的聲音處於下不來,又上不去的狀態,這點我認同,自己也感覺得到。接著老師說,對於我來講,最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調,聲音是能夠練出來的。其他媽媽練習時,我認真地聽著,吸收著對我有益的東西。時間過得很快,不一會兒就到了十二點。
在下課前,我又主動請教老師,接下來我要做些什麼。老師還是說要找到自己的調,並在電子琴上示范了那個調。而我就著這個調又唱了幾句,這下發現聲音好了很多,釋放出來了。老師開心地說:那一刻我就覺得自己是個“神醫”。
的確,老師是個高明的聲音的“醫生”,能夠一針見血地找到我們的聲音卡在哪裡。我被老師所折服,並憧憬著下周如何排除萬難前來上課。當然,作為一個好學生,回家作業一定要好好完成。期待自己釋放出獨一無二、美妙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