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姨娘是贾政之妾,而且为贾政生育一儿一女,按理,赵姨娘母以子贵,应该在贾府中有尊严地活着,最起码也应得到贾府上下的尊重和礼待。
然而,赵姨娘在贾府里却是一个边缘人,是一个卑微者,一个得不到尊重和礼待的人。
她不仅仅经常被王夫人唾骂,而且还可以被王熙凤甚至自己的女儿探春骂,就连荣府之丫头们也敢拿她开涮。
她不仅得不到尊重和礼待,在经济地位上也是相当低下,不但银子少得和丫头们相当,而且好的东西到不了她的屋内,她担负着姨娘的名份,而实际上却是个奴才。
赵姨娘在荣府中的处境相当尴尬,一方面,她是探春和贾环的生母,担负着姨娘的名声,而一方面却是奴才的地位,在名誉上得不到娘亲的尊重,在经济上得不到厚待。
在中国的封建大家庭中,妾的地位不高,但也不至于低到如此不堪。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正室的超级强势,王夫人是谁,四大家族中龙王来请金陵王的王家,她的哥哥是正当势的王子藤。这样身份的女人安能容得下一个卑贱的女人来与她争利分爱!赵姨娘在这样强势的正式夫人面前想抬头做人,难,难,难。
原来在贾府之中,奴才也分贵贱。外头买的比"家生子"身份要高些,待遇自然不同。家生的奴才世代都是奴才,无法救赎。
赵姨娘是奴才的女儿,如果她不是成为贾政之妾,那么她的地位将更低,处境也更可怕,更重要的是,她生下来的子女也还是奴才。
因此,赵姨娘是应该知道自己的身份的,按照封建伦理,她是应该知足的了,她是应该默默无闻地做她自己的角色,不应该有非分之想。
然而,赵姨娘却是生性愚钝,她总是心不甘,气不顺,总想发泄她心里的不满和闷气,结果呢,只能是自取其辱。
赵姨娘就是这样一个不三不四的尴尬人,然而作为她的丈夫,曾经与她同床共枕,生儿育女的贾政又是如何态度呢。他基本上不闻不问,除了怒骂之声,没有丝毫的关切之意。
这里有一个问题非常关键,贾政是怎样纳赵氏为妾的呢。
贾家是诗书之家,娶妻纳妾都非小事,按照探春和贾环的年龄来看,贾政纳赵氏为妾应该是在宝玉出生前后 ,赵氏也应该比王夫人小十来岁。也就是说贾政纳的应该是个黄花闺女。贾政纳妾之时已经是做爷爷的人了,因为贾珠死时还没有宝玉。此时的贾政,既是官家之后,自己也应该有官职了,可谓声名显赫了。像这样的官宦之家,纳妾也应该是有讲究的。
一般按照贾府之婚娶标准,妾的来源一般要么是陪嫁丫头,要么从已有的丫鬟中选取。贾政娶妾的标准不会太低 。
赵氏不可能是陪嫁丫头,因为她的兄弟是"家生的",所以赵姨娘也必然是世代奴才的子女。那么,赵氏这样一个低贱而有点愚钝的女人又是怎样成为荣国府的主人贾政之妾的呢?
贾政是宁荣两府中最有儒雅之风的人,而且又有王夫人那样一个来自权贵之家的夫人,他要娶个妾应该是名正言顺,应该选择最好的。起码也应该是具有贤妻良母品德的女子。
按这样的推理,赵氏无论如何也成不了贾政的女人。
这里就只有一种情况,如果这种情况是事实的话,那么贾政的正人君子的形象便会被完全推倒。
这种可能就是赵氏曾经是贾政屋内的丫头,是个下人。贾政并不是打算娶她为妻,只是贪婪女色,一时兴起,发生苟合,并且暗结种子,贾家又人丁不旺,故顺水就纳以为妾。
只有这种情况,王夫人暗恨在心,赵氏又有苦难言,贾政更是不管不问了。
贾政是个非常虚伪的男人,他是个完全不透露自己的情感的男人,他无论在母亲面前,妻子面前或者在儿女面前永远都是假面俱,在世人面前他更是一个伪君子,在婚姻方面他更可能是隐瞒了他贪婪情色的那一面。赵姨娘是他的虚伪人生的牺牲品。
贾政之以赵姨娘为妾,正是他虚伪人生的体现。
贾政是一个全面接受儒家礼教的读书人,他的人生的最高目的就是光宗耀祖。其他的一切都要服务于这个目标。所以贾政时刻都在修养,压制自己的一切欲望,包括性欲。
王夫人是金枝玉叶,大家闺秀,同样是封建礼教下的产物,所以贾政和王夫人的婚姻关系是门当户对的强强联盟。他们之间保持的是外表的光鲜体面。即使在夫妻生活中也要保持双方的得体和身份,因此,这样的婚姻缺少的正是自然的情爱。是人性的压抑。
但是,无论人受教学怎样深,无论礼教束缚如何严,人的生理欲望无法回避。贾府男人更不例外!
用贾母的话来说,贾府男人个个都是馋猫似的。贾政自不除外。
赵姨娘尽管愚蠢,但是年轻,总是有青春的吸引力,一个不伪装的自然女性比一个天天伪装的仕女要有引力得多。在赵姨娘面前贾政可以脱掉伪装,显示自己的真实的情趣和欲望。因此,其貌不扬,品行不端的赵姨娘却成了贾政性爱的对象,这样就可以解释贾政娶赵姨娘为妾的原因动机了。
既然你让这个女人为你泄欲,为你生儿育女,那么你就应该为这个女人负点责任。然而,贾政在场面上又看不起这个女人,更不敢为这个女人而得罪王夫人。所以在正而八经的场面上他还必须要伪装,他甚至把性和爱分开,赵氏就是他的性欲工具,到一定的时候连这个工具也不是了。
赵姨娘遇上这样一个男人怎么会有依靠呢,其悲哀的境地便是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