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午后黄昏,走过云龙湖,经过燕子楼,微风轻轻吹拂,好像带着问号从我耳边掠过:“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燕子楼就像一只笼子,梁上燕儿飞走了,只剩下了空笼子,仿佛许多旧欢新怨,莫名浮上心头。近段时间,感觉自己就像个困兽怪兽,不停地原地打圈,磨平了棱角,抹去了脾气,像温水里煮青蛙,疼了才觉醒,但想蹦却怎么也蹦跶不过去,想挣扎这束缚人身的笼子,却又无可奈何,无能为力,束手无策。
回首千年之前的燕子楼主人关盼盼,诗文色艺奇崛,堪比“秦淮八艳”之柳如是、李香君、陈圆圆、董小宛等,能歌白居易的《长恨歌》,能舞唐玄宗的《霓裳羽衣舞》。公元804年,名扬全国的大诗人白居易途径徐州,当地最高军事长官张愔特地设宴宽待之,席间让爱妾关盼盼敬酒侍奉,白居易当场写诗赞美,说她是“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让其艳名满徐泗,香溢燕子楼。两年后,张愔不幸去世,众妻妾作鸟兽散,唯独关盼盼独守燕子楼,闭门谢客,吃斋念佛,立志不嫁,为亡夫张愔守节。此时的关盼盼芳龄二十,绝色倾城,多才多艺,又红极一时,正值大好年华,而她守在燕子楼,一住十五年,为夫守节,心如磐石,冰清玉洁。公元820年,张愔部下张仲素升官到达长安后特地拜访白居易,并向他讲述关盼盼为夫守节之事,白居易颇有感触,当场写下一首《感故张仆射诸妓》:“黄金不惜买蛾眉,拣得如花三四枝。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此诗颇有对关盼盼沽名钓誉忘恩负义的讽刺,说关盼盼若真是什么贞洁烈女,何不当时随夫殉葬一起死去?关盼盼看到这首诗,不堪其辱,绝食明志,十日后活活饿死,芳魂终于追随亡夫张愔而去。白居易得知关盼盼因诗绝食而亡,十分愧疚,先是托人把关盼盼葬在张愔墓旁,聊以自慰,而后又纳了一个长相酷似关盼盼的舞姬为妾,赐名为盼盼,聊以寄情。
白居易毕生最大的污点就是写诗逼死了貌美有才的徐州关盼盼,那么好的一个姑娘因为一首诗而惨遭毒手,由此,白乐天白居易的形象一下子在我心目中崩塌了不少。我在想,这个人是不是有病,当年徐州府遇到关盼盼,是初见惊艳,满脸的“羡慕嫉妒恨”,想得到就使劲赞美、恭维、讨好,得不到的就写诗讽刺、挖苦、毁掉。毁掉了、成功了,意图达到了,又懊悔、不安,倍感痛苦折磨,良心发现,又改过自新,忏悔不已。从古至今,如此复杂之人性,可窥一斑而见全豹也。
“自别张公子,婵娟不下楼。”那个年代的年轻貌美、多才女子能守寡十余年不下楼。回想现在若有这等情况,能有哪个如花似玉年龄的才女美女为夫活守寡十多年?关盼盼当时已经是很不简单了,然而,最后竟然因为白居易的一句话而香消玉殒,放弃生命,追随亡夫张愔而去,实在是可惜了了。
若干年后,苏轼任徐州知州,多次游览燕子楼,还“夜宿燕子楼,梦盼盼”,醒来,作了一首《永遇乐》:“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元朝诗人萨都剌赴任路过徐州,也到过燕子楼,写下《木兰花慢-彭城怀古》,被谷建芬谱曲成为徐州的市歌,其中有云“更戏马台荒,画眉人远,燕子楼空。”也说到了徐州名胜名人燕子楼和关盼盼,萨都剌寻访旧迹,抒发“何处春风燕子楼,断碑落日古城头”的惆怅。
路过燕子楼,想起关盼盼,古人的行迹与歌咏,如同翩飞的燕子穿过时光的缝隙,在生命的褶皱里留下雪泥鸿爪。“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问尔能有几多愁,恰似空巢燕子楼。“燕子不知人事改,年年犹向画梁飞”,这岁月深处藏着的诸多风雅故事,让人浪漫让人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