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言-黄天河之说
老子骑青牛,逆骑着青牛往前走。这寓意着老子一直告诉给人们,生命的追寻一定要逆着行,逆着行到底行的是什么呢?体会的是什么呢?
黄天河对这一部分的理解用了两个字叫“逆言”。他是这么讲的,之所以用“逆”,是深刻感受中国人思维上的重形表的浅,缺重质里的深。所以,伏羲创爻,极致抽象而抓住了世界一分为二,对立统一的本质。如此高明的理论思维抽象思维的东西,竟然要数千年后由西方人来继承而发扬,创造出计算机语言!
而其直接的后人们,世世代代都在以模糊不清的形象思维进行诠释,所有的卦象全都是停留在“人之目可视,人之觉可感”的形表层次!
只有创造汉字的先贤才理解爻所揭示的真义,以高明的理性思维铸就汉字,传继了真正的高级思维能力!
之所以要 “逆”,吾志在逆世俗思维之浅,返先贤之深!让中国人骨子里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在其中)能力返朴归真,王道归来!
道学,儒学,佛学,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否定人的理性思维能力,让人之思维止步于不思!不思则不说。人不说,只有听的份,听谁说呢?神仙之说,圣人之说,佛禅之说!
听了千年,终于有人听烦了,于是乎要发掘人之理性天赋,创理学而格物求理。然而,憾未能脱心之感性束缚而致理性难以脱颖而出!于是在面竹格物良久后,无果,只好师心自解,终入“心学”泥淖不能自拔......
惜乎,“爻”所揭示的世界终极理性思维一直困于形象思维中……
西方人虽然有逻辑思维为核心的理性思维,并籍此而创立了现代科学及哲学,但其哲学之核心是形式逻辑当家,其要害在于以逻辑纳天下,西方智者有箴言“逻辑学家想把天堂纳入自己的脑袋,结果他们的脑袋裂了!”
逻辑思维,理性思维,抽象思维,归根到底还是人的思维,人之有限,人之思维有限,决定了人的一切思维在无限的自然面前永远都是不足的。形象思维囿于形表,理性思维囿于认识主体的自以为是。
因此,真正可行的思维,首先必须将思维置于“无知”的前提之下。
人在看世界时,首先认定,自己无知。从而摒弃一切陈见偏见,使自己处于“虚壹而静”的心态。
然后,再以无知之心去看世界,看透世界之形表而凭抽象思维能力洞察形表之内的质里。不断由表及里的反思思维后,人会越来越近地接近世界的绝对真理。人永远不可能掌握绝对真理!人只能把握世界存在发展的一般规律。人正是在认识把握世界一般规律的过程中认识到世界的四大基本属性 —— 1.无限性,2.永动性,3.同一性,4.相对确定性。
以上黄先生的段文字,讲出了逆、逆言,让他反思的一个深层次的思维感悟,逐步的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独有的思想。而这种思想引领着他探索真正的有形与无形之间,无形与有形之间的转换与过渡。
这个问题上,亚里士多德其实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命题,既然万物都在运动,那不是有首先引起这些运动的东西存在吗?所有的运动不是都以它为始点吗?
结果,结论是世界是建立在最先引起运动东西之上的,而它本身则是不动的,否则,它就不是最初引起运动的那个东西。人们就会继续提问,它自身的运动又来自何处?因此,黄先生所占的点,是去追寻那个不动的动和动的不动。
此文作者为格桑泽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