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学习         —《湘行散记》章一《桃源与沅州》读后感

全中国的读书人,大概从唐朝以来,命运中注定了应读一篇《桃花源记》,因此把桃源当成一个洞天福地。

这是沈老先生在《湘行散记》中的其中一个章节《桃源与沅州》中的开头第一句,这里可以看出“桃源”这个地方在古代文学上的一个地位,但是桃源这个地方貌似也没有辜负那自从唐代以来的文人对这个地方的厚望。“如椽如柱的大竹子,随处皆可发现前人用小刀刻画下来的诗歌。新派学生也不敢自弃,也多刻下英文字母的题名。”或者是在路上,“竹林间或潜伏一二翦径壮士,待机会霍地从路上旁越出,仿照《水浒传》英雄好汉行为,向游客发个利市,是人来个措手不及,难免吃个小惊”还有“一县之长照例是个读书人,从古籍上早知道这是人类一种最古老的职业,没有郡县之前就有了他们,”等等。

这篇文章的很多地方都能够看得出沈从文的家乡凤凰是如此的有文艺气息。我突然间想到,沈从文在写这篇文章的那个年代,男性和女性的待遇差异十分巨大,那时候的人们认为只有男性上学才是有用的。之前好像也听过外曾祖母提过这件事情,没错,闽南地区也确实是一个男女性差异的重灾区。

但就算是男性可以上学,平常的学校,条件还是十分不好的,以前的中国可不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在湘西这种比较贫困的地方,怎么可能到处都是墙上挂着匾额,整整齐齐的红木桌椅以及摆放着芦荟和寿山石的讲台那样的私塾呢。

他们的环境可能是在一个露天的教室,低矮的桌椅无法翻新。直接用砖头在地板上刻字当成是黑板,如果是冬天,白雪飘飘,冻的人瑟瑟发抖。又或者是夏天,酷日炎炎,忍受着蚊虫蛰咬。但他们仍然是那么的热爱学习。再想想我们,作业多一点点就唉声叹气,终日不爱学习,只想回家,但我们的学习环境肯定比他们要好的多啊,想到这里,还真有点惭愧。

不要抱怨自己可以享受到的一切,特别是一个可以学习的地方,毕竟你的学习环境,已经比老天给那些以前的孩子的,要好的多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寂寞是一种境界,一种很美的境界。沈先生笔下的湘西,总是那么安安静静的。边城是这样,长河是这样,鸭案围、杨家...
    xwsf颜子茗阅读 13,711评论 1 18
  •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而文学名著无疑是灯塔上那盏最闪亮耀眼的明灯。它历经千年淘洗,遗存华章,福及人类...
    hhh_kkk阅读 6,261评论 0 3
  • 秋日暖阳,引人昏昏欲睡。而连接几天的疲劳,似乎也在早上那些飘渺自在的棉花云里,找到了归宿。蓝天白云下,何处不是四季...
    季眉阅读 1,241评论 0 1
  • 快乐是猫,忧伤是狗 当年听到这句话时,还在学校,还在追那个妹子,现在想来,眨眼物是人非。毕业了好久,久到我甚至怀疑...
    亚洲姜阅读 1,072评论 0 0
  • 文|仙仙 他姓谢,我称他谢谢,简称X。 谢谢上苍让我们相遇、相识、相念成为彼此的光。 若有幸能活到耄耋之年,待那时...
    湘西阿妹阅读 3,828评论 12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