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守南越,优游终世
士燮,字威彦,苍梧郡广信县人。
他的先祖本是鲁国汶阳人,到王莽作乱时,躲避到交州。
传六世到士燮的父亲士赐,汉桓帝时,士赐为日南太守。
士燮年少游学京师,师待颍川人刘子奇,研究《左氏春秋》。士燮后来被察举为孝廉,补任尚书郎,因公事被免官。
他父亲士赐去世安葬后,他被举荐为茂才,为巫县县令,升任为交阯太守。
士燮的弟弟士壹,起初为郡督邮。交州刺史丁宫被征召回到京都,士壹护送他一路侍候勤勉,丁宫深为感激,临分手时对他说:“我这个刺史如果跻身三公之位,一定征召你。”
后来丁宫担任司徒,就征召士壹。士壹一到,丁宫已被免职,黄琬接替他为司徒,对士壹也极为礼待。黄琬和董卓相互争斗,士壹也对黄琬尽心出力。
董卓非常厌恶他,于是声称:"司徒掾士壹,绝对不可以任用。"所以士壹很多年都不能升迁。
后来十常侍谋害大将军何进,董卓逮住机会拥军入关,士壹眼见大事不妙,赶紧逃跑回故乡。
交州刺史朱符被少数民族的强人所杀,州郡秩序混乱。
士燮于是上表奏请任命士壹兼任合浦太守,二弟徐闻县县令士黄有兼任九真太守,士黄有的弟弟士武,兼任南海太守。
体器宽厚,谦虚下士
士燮性格宽厚有器量,谦虚下士,中原士人前往他处避难依附者数以百计。他专心诵研《春秋》,为它作注解。
陈国人袁徽给尚书令荀彧的信说
交阯士府君既学问优博,又通晓治政,处于大乱之中,保全一郡之地,二十余年疆界内没有战祸,百姓不失其业,商人行旅,都蒙受他的好处。即如窦融保全河西之地,也不能超过他!
处理公务的余暇,他还研习书、传,尤其对《春秋左氏传》的研析简练精微,我曾多次就该书中的一些疑难之处向他询咨,他都能举以师说,解释甚为详密。对《尚书》他能兼通古、今文,对其中大义理解十分详备。听说京师古文经学派与今文经学派,各以为是争辩不休,他现在正打算分条论析《左氏春秋》、《尚书》的正确涵义上奏。
士燮受人称赞即是这样。
并为列郡,雄长一州
士燮兄弟一起担任各郡郡守,强有力地掌管着一州之政,因偏在万里之域,故其威望尊贵至高无上。
他们出入鸣钟响磬,备具威仪,笳箫鼓吹,车骑满道,常有几十位胡人夹在车马群中焚香。
他们的妻妾都乘坐配有盖、帷的小车,子弟都有兵士骑马跟在身后,当时他们的尊贵显赫,震服各少数民族,以往的南越王尉他(即赵佗)也不能超过他们。
总督简评
在治理上,士燮处于大乱之中,保全半州之地,二十余年疆界内没有战祸,百姓安家乐业。在这一点上,说明他们一族在治理上非常有成绩。
另外士燮学问优博,研习书传,解释详密,兼通古今,理解大义,说明他很有才华。
然而,士家一族,强有力地掌管着一州之政,却认为山高皇帝远,享用远远超过等级的待遇,这点非常的不好。骄纵了族中的子弟,为后来全族堕落的发展埋下了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