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公司、企业还是个人,要想赚钱就需要定位目标人群。研究他们的消费心理才能有的放矢。只有精准把握了消费者心理才能在硝烟弥漫的商场中存活的更好,才能有更大的利润。
1.偷偷观察
在特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观察消费者的语言,行为,表情并且记录。这种方法美国公司已经用了几十年。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需要采集比较多的实例作为样本。
观察消费者
优点:消费者的心理状态平和自然,公司得到的心理结果真实有效
缺点:难以把握消费者真实心理过程,无法总结规律。
2.谈话法
通过面对面谈话或者电话访谈了解消费者对本公司产品或服务的真实动机,态度和使用心理,使用感受。从而帮助公司发现自己产品和服务有什么瑕疵,继续改进。
缺点:有片面性,有些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不一定有广泛代表性。
3.调查问卷
有些公司会委托第三方调查公司发放调查问卷,让消费者填写,然后分析归纳。
优点:比较准确的了解消费者的性格,价值取向,购买动机,要求。
缺点:有些消费者是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来做,占用时间较长会让填写者产生焦虑心理,不再认真填写调查导致结果有偏差。
4.综合法
这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很实用的方法。
阿里巴巴网购达人座谈会
象阿里巴巴邀请消费者参加座谈会,评选出网购达人。还有公司组织新产品发布会,展销会,招标,意见箱,微博组织投票,总结经验会等等。
这些方法体现了公司对消费者的尊重,使消费者在心理上有认同。
5.实验
这种方法在国内用的不多。一般招募一些志愿人员,制定一些人为的条件,测试消费心理。
6.角色扮演法
能转移被调查者的注意力,解除心理防卫,是一种深度研究手段。
在市场中,要想直接弄清楚为什么买,为什么不买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消费者有顾虑和心理压力,不愿意表达真实想法。
案例:美国刚开始推速溶咖啡时,市场不认可。经过心理学家的角色扮演法心理调查,最终得出结论:并不是速溶咖啡本身的质量问题,而是当时的价值观认为家庭主妇现磨咖啡豆做咖啡代表勤劳,而用速溶咖啡代表了懒惰。弄清是价值观的问题,咖啡公司有针对性的做出了调整:一方面做速溶咖啡与现磨咖啡的对比实验展示,说明其口味,营养都是相同的。一方面赋予速溶咖啡高效率生活,新潮生活的文化含义。经过调整消费认知,速溶咖啡逐渐被美国人接受并推广到全世界。
总之,对消费者心理把握的越准确,商品和服务才越能获得消费者认可,生意才能越做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