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知识的生意前景越来越好了,逻辑思维得到App作为内容服务平台,总用户529万,日活42万,订阅总份数130万,总人数超79万,销售额约1.5亿。除了得到,还有一块听听,职场充电宝、网易云课堂、唯库…总之各大平台都在瓜分内容服务这块大蛋糕。
昨天晚上我一下子看到了3个公众号推出了写作训练营。价格在299-699元/期。从购买情况来看,卖的都不错。互联网上的微课如雨后春笋,手绘课程、思维导图、演讲培训、…有点粉丝的各个都赚的盆满钵满。
焦虑的时代创造了内容付费学习的风口。
我们不羡慕别人成功,羡慕的是身边跟我们差不多的人——他怎么就成功了?这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压力。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好一点点,于是购买各种课程,大量的学习,渴望自己有所提高,实现自我的增值。
可现实,很多人越学越穷,生活依然没有改变。不管你赞同与否,事实就是这样的。
犹如早期的成功学一样,让人每天都在意淫未来的美好生活。仿佛此刻就已经成功了。现在这个鸟样,没有关系,未来我会变好的。
不过在此我还是要重申,学习依然很重要,你所有的技能都是要通过学习才能获得。
但有一个现实而残酷的问题,你必然要去思考。
为什么学了那么多,你的生活依然没有变化?
很多人对学习会掉入以下个几个怪圈。
怪圈1-盲目的学习
身边有一个朋友,去年花在学习上的钱至少有个3万吧,对于一个月薪几千的上班族还是挺多的。借用他的话,“花在学习上,我从来不吝啬”!据我知道的,他报了一个英语班、一个大数据的课程、一个电商的社群、付费订阅了一个服务企业主的商业内刊。
你会发现他所学的内容都比较散,没有聚集到某个领域。有些根本不适合当下的他。花了很多时间在学习上,可职场的竞争力依然很弱。
与之对应的是另一类人
他们没读多少书,也不会谈什么“学习力”这类高大上的字眼。他们只是一直做着手边的工作。从一个学徒熬个几年变成了一个大师傅,也开始带起了徒弟。最后人家活得比你还好。
无效的学习,看似努力其实是在浪费时间。
怪圈2-浅层次的学习
你每天看很多干货类的文章,那只代表你获取了新概念和信息。这些信息需要内化成你的能力,还需要一个大量刻意练习的过程。很多人想提高写作的能力,于是把希望寄托于报个写作训练营,就以为自己可以立刻提高写作水平了。然病卵!
你报几个班,还不如自己亲自动手写个10万字。我们总是高估方法的重要性,而低估持续的行动所带来的改变。
前段时间学开车,教练认为那些肯定能考过的人往往都没有通过。而他们往往也觉得自己已经练习的很好了,肯定能过。于是练习了几天就不过来了,而那些每天去开一两圈的笨同学,往往都通过了。
为什么?
练习的少,什么时候该开什么灯,什么时候该换挡,什么时候该提速,你都是靠脑袋去记忆,真到了考试,你很容易忘记。只有练习的多,你才会把这些知识点固化,形成肌肉记忆。让一切自动自发。你看看那些老司机谁还会去记这些?
所以学习的过程需要深入一点,再深入一点。让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形成网络,然后再去固化这个网络。使用的时候才会手到擒来。
不要以为,你花钱学习了很多微课,看了很多书,你就成长了!你只是获得了很多资讯而已。
学习是为了解决问题。别错把知道当作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