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三部曲

什么时候下属需要激励?通俗的来说,就是有能力做好一件事儿,但到最后往往却做得不尽人意,也就是态度上出了一些问题。这个时候的员工需要激励。怎么做好激励呢?分三步走。

第一,找准对方的需求。

有这么一个笑话。小兔子去钓鱼,拿胡萝卜做诱饵。结果大家都能猜得到,自然是一条鱼也钓不上来。小兔子很有耐心,在河边坐了十几天之后,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一条鱼生气地从河里跳上来“你再用胡萝卜,我就扁死你!”

虽是个笑话,但从这个笑话中,我们却能看到两点,第一,如果激励不当,完全起不到效果(小兔子没能钓到鱼)。第二,激励不当可能导致相反的结果(鱼生气了)。

实际情况是,每一条鱼的需求都可能不一样。每个人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个人的需求也是特定的。找准对方的需求,是第一步要做的。

那么如何找到对方的需求?答案只有一个,多观察,多了解对方,才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对方的潜在需求。很多时候碍于面子,对方不会很明显的表露出需求,有时候甚至会欲拒还迎。

如果实在找不到对方的需求,怎么办?这里有一个相对稳妥的办法。欠人情。“这件事拜托你帮帮忙吧!”请求的语气诚恳,大多数情况下,这条还是很管用的。

需要提醒的是:激励不当比没有激励的后果更可怕。曾经有一个人拜托我做一件事,说了这句话“这件事能够让更多的人认识你”。说实话,让更多的人认识我,并不是我想要的,甚至是我反感的,加上一些其他原因,我果断拒绝了他的请求。

第二,设置难度适中的任务,也就是所谓的踮起脚来能够得着的。

找到了对方的准确需求,接下来就要设置任务了。任务对对方难度不能太大。太大了,以至于让对方觉得完成这个任务的可能性为零,对方也就失去了拼一把的意义。把一亿元人民币挂在月亮上,这样的激励就基本没什么效果。

第三,任务完成,目标达成后及时兑现承诺了奖励。

变质的蛋糕没有任何意义。兑现时一定要爽快,绝不能拖泥带水,不能让对方感觉到你在和他讨价还价,或是预定的激励打了折扣。否则的话,下一次对方就要慎重考虑和你的合作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