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比男朋友更重要

前两天,好朋友给我发微信说想吃烤鸭,我才意识到换工作后很少和她交流了。

以前,我们俩每天都用微信联络,无论是看到帅哥、种草哪款口红、或是逛街看到喜欢的衣服,都是彼此第一个想要分享的对象。虽然她在长春,我在北京,距离1000多公里,可从未疏远过。

距离我们高中毕业已经6年过去了。这6年,我们分享一切心事。

每次长假回家都迫不及待的见面,真可谓是“三秋不见如隔一日”。就算很久没见,依然亲密无间。

我想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个或几个朋友。初识时还穿着宽松肥大的校服,戴着厚厚的镜片和牙套,课间在小卖部和篮球场之间奔走,就连洗手间都要结伴去。

就像《请回答1988》里面德善和死党张美玉、王子贤一样,会给死党起调侃的外号“张曼玉”、“王祖贤”;互相安利自己喜欢的爱豆;一起偷偷摸摸在课堂上传阅言情小说。

这种每天都想黏在一起的小心思,长大以后可能再也不会有了。

毕业后,刚走出校园这个象牙塔的我们,羽翼未丰。告别了以前无忧无虑的时光,用单薄的肩膀扛起家人的期许与盼望。

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可是工作伙伴和多年同窗相比,总归少一些推心置腹。

所以,如果说起自己最好的朋友,大部分人的答案应该还是相识多年的老同学。

年初的时候,有段黯然的时光,跟之前的男朋友感情不好,有委屈也不敢跟家人说,自己一个人默默承受。有一天她给我发微信,说梦见我过得很不好,她很担心。

当时拿着手机的我差点哭出来。后来分手了,又赶上租房合同到期急需搬家,她二话不说买来长春到北京的火车票,不想我一个人面对所有。

毕业的我们,像被风吹拂的蒲公英一样,分散在远方。有时候,见上一面难上加难。不过,真正深厚的感情是可以穿越时空的。

电影《心灵捕手》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蓝波发现清洁工威尔是难得一见的数学天才,但令人遗憾的是威尔是个问题少年,整天和好朋友查克四处闲逛、打架滋事。

为了不浪费威尔的数学天赋,让他找到人生的目标,蓝波教授请了很多心理专家为威尔做心理指导。可是威尔始终抗拒,大家都无计可施。最后好朋友查克跟威尔说了这样一席话,让他敞开心扉:

“我们出去喝酒笑闹,这很棒。但我一天中最棒的时刻,只有十秒:我每天到你家接你,从停车到你家门口,每次我敲门,都希望你不在了。不说再见,什么都没有,你就走了。”

电影结尾的时候,查克去威尔家接他的时候发现房间里空空如也,他知道好朋友去寻找自己的价值去了。一阵失望的沉默后,查克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看完后,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我静静地问自己,如果换做成我是查克,我会怎么做。我愿意好朋友离开自己的生活,追求属于自己的路吗。

经历过这么多,现在我可以很坦然的说出自己的心声:我愿意。

就算以后她过着没有我的人生,我也会带着殷切的目光祝福她一切顺利:不要遇上没人递水的感冒,不要遇上坏脾气的上司,不要遇上没带伞的大雨。

但是如果有一天她累了,她想找人倾诉。我会跟她说,我一直都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