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周记:教你高效阅读和摆脱拖延症

我决定以后每周要写一篇文章出来的原因很简单,那天我在健身房跑步,我发现我甚至不能静下来5分钟看综艺节目,并不是因为综艺不好看,而是我太着急了,太急于看到结果。所以,要每周要督促自己写点东西出来,沉下心来。

一个尊重商业和科技的社会总是会进步的。

一周的时间好快呀,一旦不好好规划,时间就会悄悄的毫不留情的把我们抛弃,嘤嘤嘤……上了几天香港城市大学的暑期国际课程,又补充听完了6期的实证方法课程,最终的结论是,回去好好学习英语吧,听力和表达练好最重要,我想在这里说的是如果要在一个领域做出成就,英语是必不可少的,毕竟现代大学教育体系下的学科,大多都是西方国家的。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空间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一些清华建筑学院的朋友,去年暑假我记得我在五道口那边实习的时候,跟他们吃过几次饭,一起谈到佛光寺,然后我顺道写了一篇文章,然后投稿发在了营造学社的公众号。每年的七七事变,不仅是让国民铭记抗日战争,还有一个就是佛光寺的发现,这对中国建筑史来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具体请看:纪念 | 80年后的今天,除了七七事变,我们还能重温什么? 

上上周去首都博物馆观看的,文艺复兴展览,我们通常说的文艺复兴,起源于佛罗伦萨,随后扩展到意大利和欧洲其他国家,这个时期,艺术领域发生了重大的创新和发现,开始运用数学方法在二维平面上展开空间关系,是对真实世界的关注和对古典的传承。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意大利很多的城市在艺术、建筑、文化生活等方面均表现出强劲的创造力,在城市改造和重见中,近代意义上的城市规划理论产生了。

此时的城市规划是一种新的空间观念,与艺术画法(透视画法)相融合,与宗教相适应。因此黄金分割比达到推广。

这个时期,强调人是宇宙的中心,所以很多个人色彩浓厚的油画作品出现,色彩搭配很值得学习,包括宗教庆典以及相关建筑。总之,文艺复兴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得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读书分享:《如何阅读一本书 how to read a book》按照一周一本书的进度,这周阅读了一本方法论的书,因为方向始终比速度重要,尽管大多数的我们接受了高等教育,但关于怎么读书方面,或许都有欠缺,所以选择的这本书是《如何阅读一本书 how to read a book》。总结了一些干货性的东西分享给大家。

【1】社交媒体充斥的信息,到底是什么?

我们要将阅读这个词语,区分两种不同的意义。第一种是我们自己在阅读的报纸、杂志,或其他的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推送内容的时候,根据我们的阅读技巧,一下子就会融会贯通,但是这样的内容只能是增加我们的资讯,却不能增进理解力;第二种是一个人试着读某种他一开始不怎么了解的东西,这个东西的水平就是比阅读的人高上一截,但也不是完全超过我们的承受范围,这个程度就会增进我们的理解力,太广而不通透,就是书呆子。

【2】主动阅读包含的层面

主动阅读包含很多层面,主动思考是其中之一,一个人还必须运用他的感觉与想象力。因为一个阅读必须综合调动观察+记忆+想象力。

或者伴随我们年龄的成长,脱离校园,很多不是主修或者选修课程,甚至没有正确答案。这就要强调主动阅读的重要性,我们要依赖书籍自己去解决问题。

【3】把握阅读的层次

第一层次是基础阅读;了解是什么。

第二层次是检视阅读;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阅读。

第三层次是分析阅读;深入阅读,追寻理解。

第四层次是主题阅读。这就需要越多很多书,进行归类。

但是在接触到一本书的时候,根据我自己的经验,一般会看看具体归类,比如是社会科学,还是艺术学,还是理工科之类的等等,然后进行粗略看一下,碰到不懂的不要着急去查询或者思索,如果能够帮助我们改善理解力,就可以进一步展开精度。

【4】阅读完之后,大概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

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论什么?

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我觉得这一点对于我们批判性思维培养是非常关键的。

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

【5】三种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概念笔记

结构笔记

辩证笔记

以上三个层次是逐步升华的。

然后我觉得how to read a book这本书值得推荐的还有一点就是最后的附录和以及各类书籍的读法。但总体是一本方法论的书,勾选出来最适合自己的,然后去实践才是重要的。心智跟肌肉一样,如果长时间不运用,就会萎缩,心智的萎缩就是在惩罚我们不经常动脑,这是个可怕的惩罚。而且现在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就是,我们身边充斥太多的娱乐资讯,一定程度上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或者支撑物,但是这些总归不会让我们得到提升,他们会让我们觉得自己在动脑,因为我们在收看的时候需要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但是这些外界刺激我们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像药品一样,一旦习惯了之后,需要的量就会越来越大,到最后,这些力量就只剩下一点点,甚至毫无作用了。这时候,如果我们没有内在的生命力量,我们的智力、品德与心灵就会停止成长,当我们停止成长的时候,也就迈向了死亡。因此,好的阅读,也就是主动的阅读,不只是对阅读本身有用,也不只是对我们的工作或者事业有帮助,更能帮助我们的心智保持活力与成长。

行动法则:如何改善拖延症和生活状态老韩周三发给我一篇经济学的文章,然后周四一个在36氪工作的朋友问我关于彭博社的情况,因为专业门槛的限制,我都只能发表非常浅薄的看法和观点,但是当我们越走会越发现,经济围绕在我们生活当中,我们势必是要逼迫自己学一些的。

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个方法论的行动法则,非常有用!是我在周二在一个TED视频中看到的,我总结了一下分享给大家:

当你对自己精神状态不满意的时候,这就是一个信号,说明要去用心的做一项值得让你骄傲的事情了;

接下来就是明确你想要什么或者你想做什么;

然后就是force yourself,因为任何事情当你逼迫自己坚持一段时间后,就会变成习惯,比如读书,比如饮食,比如锻炼,比如早起早睡,比如睡前不看手机。这些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加上时间维度后,你就会慢慢接近理想中的自己;

养成习惯后,要慢慢get outside,也就是要走出去,视野打开,这个时候要警惕急刹车思维,因为这种思维就像头脑中的斗争一样,一遍告诉你这件事情困难,别去做了,一边又会告诉你要去做,如果你犹豫的时间超过5秒,那么这件事很可能你就真的停止了,这就是急刹车效应。所以,要想做成事情,要立马行动起来!!!

这几条很简短,但是执行起来很不容易,要不断鼓励自己,加油鹿小葵哈哈哈~~

下周会有两个part保证分享,一个是《财经媒体发展研究》的读书分享,另外一个是电影《我不是药神》,其他的根据情况而定~

更多读书笔记以及其他知识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23页第四行

作者简介:北大传播学硕士,提倡理性读书,分享生活、学习、工作、职场中的美好和经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诗歌 痖弦:《痖弦诗抄》、《深渊》、 叶维廉:《赋格》、《醒之边缘》、《花开的声音》、《忧郁的铁路》 杨牧:《水之...
    守夜人MISS阅读 3,902评论 0 0
  • 上次提到,本人服务器mongodb被黑,惨遭勒索的事情,第一时间进行修复。现把修复记录如下: 由于之前有备份数据库...
    Angeladaddy阅读 6,518评论 4 8
  • 我一直深以为自己是个幸运儿,遇见的亲人都是对我好的人,父母、伴侣、孩子、朋友都对我是满满的爱意和宽容,只是我却是个...
    漆雕尹姚阅读 3,03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