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就在努力后

      在学校吃早餐,正好遇见和孩子们一起。

        一年级的小孩能穿插在大孩子中间端端正正的坐在凳子上吃饭,喝粥吃馒头慢慢的进行着。需要再填餐的时候就举起手来示意,能够遵守集体的约定,看上去都在大快朵颐的享受着,也都显示一副乖巧的模样。有时看到这乖巧的样子,内心也生出些许的赞叹:孩子太小了,大人还真舍得。吃罢饭后,一年级小同学很自觉的随着大同学的举动收拾好自己的碗筷分类放在一边,整齐的摞在一起然后收拾干净自己的地盘,再起身把自己坐的凳子和其他的凳子摞在一起,一切井然有序行动化一,吃饭时的习惯训练的真好。

        餐厅内孩子们的行动表现的是这样顺理成章,丝毫看不出不情愿和不乐意,看来离开家长的呵护孩子们成长的速度的确快了一些,没有了家长的迁就成长的自然顺畅自觉了些。看来孩子的可塑性还真强,正如老祖宗说得那样:放到哪里哪里长,看来还真是这样。集体的力量还真的不容忽视,人的性格和行为习惯都要在集体的大环境中才一步步养成的,集体生活是孩子们最需要的也是最容易养成孩子好习惯的环境,孩子们能够在集体中通过榜样的力量快速的调整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为的是能够和周围的生活环境相吻合。

          同样是孩子,也有的表现让人着急的一面。前几中午值周时一个一年级的小女孩上学进校门哭着抹着泪非要奶奶送到教室里,不送就跪在地下不起来,奶奶心疼不忍心转身直接走人,只好一边抱怨着一边领着孩子向教室走去。第二天中午还是这样的剧情,我就走过去让奶奶直接匆匆走掉了,小女孩坐在地上哈哈的大哭,我拎起小女孩说你奶奶走了,抓紧去教室否则给你扣分了,再哭的话扣的分数会更多。小女孩还不听这一套,继续哭声音反而越大了,最后我边哄边吓唬让几个大同学架着她送回了教室。她走时边回头瞅着看边轻声地哼哼着,最后索性不哭了,看来小女孩始终不见奶奶露面只好收起了自己的哭声吧,无咒可念那只好顺从。看来孩子会察言观色,这时候如果家长一味地心疼依着惯着,那孩子的精神依赖和行为惰性只能是潜滋暗长,养出惯出毛病而不好改正导致长时间也断不了奶。第三天中午值周,小女孩奇怪的自己进校门了,看来有时候不狠狠心治治还真不行。舍不了孩子套不住狼 ,无规矩不成方圆,好习惯还是从小养成的好。

        由此我不由得想到了我加入的几个读书群,如果没有集体的约束力量,没有集体的共同约定,没有大家的互相监督和彼此激励,怎能养成自律的行为坚持下来呢。有时候为了读书打卡能很机智的利用碎片时间,有时候为了读书打卡能够宁愿早起晚睡一会儿,有时候为了读书打卡可以很率性的放弃一些聚会的时间-----时间真的就是海绵里的水啊,只要愿挤乐挤的确是有的。当啃下一本本书时的那种愉悦又怎能用一个简简单单的快乐来形容那种心情呢?很欣赏我的领读贵人朱雪英老师的一句话:没有翻越不了的高山,没有读不完的书本。也正如赵昆明老师所说:一路相伴,一同读书,才更坚定!更有力量!把一部部经典读下来!这样的话语既是激励也是我们的行动目标,亲身体验过的我们能体会的到也懂得,因为我们相约我们坚持相伴 ,在那个不久的将来遇见更好的自己。

        人这一生在经历着多少不可思议,又在体验着多少不可能啊------其实心到了再努把力一切都会如愿,那我们就一起在集体的见证下加油努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