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当年那个一直在为了提高学历不断学习的老乡咋样了

有一个老乡,比我晚毕业一年,是一个单位的同事。

这个老乡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直在学习,为了提高自己的学历,不断的参加各种夜校职校什么的。她参加工作的时候是大专学历,在工厂有学历的人里面,稍微有点低。每年工厂接收的大中专毕业生里面,本科毕业的通常占80%以上,大专与中专比较少。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她业余时间总是在努力学习,就是为了提高学历。

大约过了两三年,她已经找了男朋友(一个工厂的同事),并且结了婚,仍然在努力学习,通过了本科毕业考试,然后又报名参加了在职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后来因为我工作变动,离开了那个工厂,不知道她最后取得没取得成功。但我想,以她那样的拼命精神,硕士甚至博士毕业考试,都是极有可能通过,并且获得相关学位的。

之所以想到这个二十多年前的老乡,是因为我突然想到了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很多年前我看过这么一个介绍,说古代(似乎是北宋)有一个叫做陆澄的人,特别喜欢学习,并且记忆力特别好,几乎就是过目不忘。他总是在不停的读书,几乎当时所有能找到的书都看了一遍,都记在了脑子里。但是他有一个缺点,就是不会理解,更不会运用。让他背诵随便哪一段文章,他都能够背诵的很流畅,但是问他那段文章什么意思,他基本上答不上来。因为这个,当时的人们称他为书橱。只会记忆,不会使用,就像一个书橱一样,没有自己的认识。

对于读书,我一直强调学以致用。我历来的观点就是,如果不是为了使用,那么就没必要去学习这个知识,那样只会造成浪费。

但是近几年我的看法有了变化。对于喜欢学习的人来说,学习本身就是非常开心快乐的一件事。也许学会了知识并没有具体运用的机会,但是学会的过程,是自我认知变化的过程。从对某一个事物不熟悉变得熟悉,从不知道变成了知道,这时候心里面产生的那种喜悦感,是其他快乐所无法代替的。

另外,许多知识学会以后,表面看似乎没有直接得到运用,在日常生活里面似乎用不上,但实际上已经潜移默化的在起作用了。它们已经在悄悄的改变着我们的言谈举止,改变着外在的气质甚至容貌。

现在回头看我当时对那个老乡的看法,是不太合适的。当时她在工作上做的不太好,自己曾经说过她,让她学以致用,让她在具体工作上多学习,从提高具体工作能力的角度来安排学习内容。其实,当时她的学习,也许表面上看是为了学历,甚至包括她自己也是那样看的,也觉得她自己的学习是为了提高学历,实际上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乐趣,才是她能够一直坚持学习的真实动力呢。

越学越高兴,越高兴就越是愿意学习,形成了一个正能量的循环圈,大概就是当年那个老乡的真实状态吧。

现在在简书里面日更,应该也有些类似的感觉。表面看是想挑战自己,是想用日更来自我提高。实际上,日更本身形成的快乐,才是日更得以坚持下去的原动力。如果没有这种快乐的东西在里面,完全靠所谓的自我挑战,是不可能长久的。

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快乐的生活过程,只是因为我们对它的喜爱。不管写作究竟能够达到什么水平,什么程度,也不管写作以后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结果。其实,现在的过程,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

写作快乐,快乐写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