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与全能记者

记者,对于传统的纸媒与广电媒体而言,就是会写新闻报道与采编节目而已。除了调查型记者,一般记者并不难当。特别是那些“请柬记者”、“通稿依赖性记者”,简直太容易了。然而,如此弱智的记者在媒体融合时代就要被淘汰了!

媒体融合,要求采访、拍摄、写作、编辑、制作、文字图片视频使用都要熟练。而且,要特别精通新媒体的传播全流程。媒体的界限已经被打破,如今《人民日报》、新华社也做短视频,央视也做文字(比如“央视快评”),十八般武艺都可以自由运用。以前有一种说法,广电媒体的人,文字能力差,普遍不会写作,但是现在改变了。新闻评论不再只是《焦点访谈》式的“用事实说话”(实际是用视频说话),央视也有了文字产品。而传统的文字媒体利用新媒体平台也不断推出短视频爆品,寻找到了新的增长点。在上级机构的调配下,几家央媒经常在时政短视频领域开展合作,进行优势互补,提升了传播合力。

新媒体时代的记者,不仅要具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遵循党性原则,遵守宣传纪律,而且要会“移动直播”与“短视频”,会运营微信公众号,会倚马可待地写评论;对于人工智能技术也要懂得,时刻关注与掌握不断出现的传播技术。当然,传统媒体未“消亡”以前,扛得住市场冲击的报刊要照出,广播电视要照播,那么传统的采编与出版、播出仍然要维持,只是要“一鸭多吃”、“一羊多吃”,新旧媒体同时分发而已。在新旧“融合”期间,记者要喜新不厌旧,适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到“我就是你、你就是我”的转变。

全能记者如何培养?对于目前已经在职的记者而言,就是要加强培训,掌握新的技能。对于高等院校的新闻传播类学子而言,必须打通专业体系,强化实习环节,与各类媒体对接。

虽然新媒体的市场属性很鲜明,或者说新媒体的“基因”与传统媒体差异很大,但是“主流媒体”这个概念仍然存在。而且,主流媒体要发挥“压舱石”、“定音锤”的作用,这说明“记者”身份在主流媒体不会消失。目前,并没有给哪个民间大V或者“网红”授予记者头衔,记者证也不会发给哪个群主或者“抖音”用户。记者,仍然属于专业语汇。

当然,没有记者证的人,可能发挥民间“意见领袖”的特殊作用。比如,“小崔”已经不属于哪个媒体,但是他在微博上爆料,就很让媒体记者被动。新媒体只是一个平台,关键看社会效果。全能记者除了技能全会,最重要的是能否挖到“独家新闻”,这个功夫才是真功夫。

技能服务于价值观,这是底牌。


2018 年11月8日写于北京

��7B���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人们通常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总爱为自己辩解,但同时又不能容忍他人的过失,一旦有人做了错事,旁观者就立刻上去责备,...
    张伟kk阅读 2,761评论 0 0
  • 真的讨厌那个把我整个下午都毁掉的垃圾舍友。哦
    你好手动逗号绿光阅读 936评论 0 0
  • 从未把自己和那些可怕的病联系在一起过。可是一看到体检结果单上“病变”二字,整个人都不好了,手也抖脚也抖,生怕是肿瘤...
    星陨森林雨阅读 2,778评论 0 0
  • 感赏儿子早上早早去等校车,可不知校车怎么回事,等了十几分钟也没等到,就回家告诉妈妈。 感赏自己得知儿子没等到校车后...
    燕子重生scy阅读 2,755评论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