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 :《资治通鉴》[257]“教化模范”韩延寿(1) —— 两郡政绩

图片发自简书App

[白话文]

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

这一年,东郡太守韩延寿被任命为左冯翊。

当初,韩延寿担任颍川太守时,颍川郡在前任太守赵广汉鼓励人民相互告发之后,民间多结怨仇。韩延寿改变做法,教导百姓们讲究礼让,又征召年纪大、阅历丰的长者,与他们共同研究决定嫁娶、丧葬、祭祀的礼仪,基本上依照古礼,不许超过规定。百姓们都遵从韩延寿的教导。凡贩卖纸车纸马以及其他陪葬用的各种假器物者,将其物品没收,抛弃于街市之上。后黄霸代韩延寿为颍川太守,继续遵循韩延寿的方法,将颍川治理得非常出色。

[点评]
赵广汉当初发明“举报箱”,对整治猖獗的黑社会势力还是起到作用的,但人人自危,相互结怨,副作用很大。韩延寿采用道德教化方式治理,还社会一个宽松环境,肯定得民心。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这是劳民伤财的恶俗。韩延寿制定标准,限制超标,应该为这个措施点赞。

韩延寿为官,崇尚礼义,爱好古人古事,推行教化,每到一地,必定聘请当地贤士,以礼相待,以广泛地听取建议,采纳他们的批评意见。

韩延寿还注意表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品行高尚之人,修建地方公立学校。每年春秋两季,都要进行古代的“乡射”之礼,用比赛射箭的办法选拔人才。这时,赛场上陈列钟鼓、管弦,举行隆重的仪式,人们上下赛场时,都相互作揖礼让。到每年检阅地方武装的都试”举行时,在考场上设置斧、旌旗,命将士们演练骑马射箭之事。

修理城池,收取赋税,都于事前明白布告日期,把按期举行和如期完成作为一件大事。官吏和百姓非常敬服畏惧,都奔走前往。

[点评]
道德表彰、兴办教育、政务公告,这几件都是为老百姓做的实事。

又在民间设置“正”、“伍长”等管理人员,督率百姓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禁止收留奸邪之人,街巷、村落之中如有不寻常之事发生,官吏立即就会闻知,所以奸邪之人不敢进入韩延寿管辖地界。

开始时,各项事务似乎有些繁琐,但后来官吏却因此而不受追捕盗寇之苦,百姓也因此而不必担忧遭受杖责,所以都感到安全便利。

[点评]
韩延寿强化地方治安力量,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建立连坐互保制度。这实际上是法家的措施。

对待下级官吏,既施以十分深厚恩德,又加以严格约束。如有人欺瞒、辜负韩延寿,韩延寿就痛切自责:“难道我有什么事对不起他,否则他怎会如此!”属下听说后,都深自愧悔,其所属某县尉甚至因此而自杀。有一位门下官吏也因此而自刎,被人救活,韩延寿感动得流下眼泪,派官吏和医生探视医治,并大大地减免他家的赋税徭役。

[点评]
韩延寿开始“作秀”了。 看到这段,令人哭笑不得。韩延寿真是按照“德”来治理郡县的,别人欺骗了你,你不生气,反而自责,最后还把欺骗他的人给羞愧的自杀了,“德”是救人的,却是杀了人。如果此人犯了死罪,那就应该按法律执行;如果不是死罪甚至只是道德瑕疵就把人搞死了,这岂不是“道德杀人” ?这样的道德太可怕!

韩延寿在东郡三年,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刑狱大为减少,因此而调入京师任左冯翊。

[点评]
看上去韩延寿的做法非常符合儒家的道德标准,重视教化重视礼治,而且还以身作则,感化下属,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儒家学派的政治偶像。但实际上,我们认真分析一下韩大人的做法你会发现,除了道德教化,其实真正起作用的还有这些举措:“及都试讲武,设斧、旌旗,习射、御之事;治城郭,收赋租,先明布告其日,以期会为大事。吏民敬畏,趋乡之。又置正、五长,相率以孝弟;不得舍奸人,闾里阡陌有非常,吏辄闻知,奸人不敢入界。”而这些和法家的做法没有两样。
也就是说,韩延寿的确在颍川和东郡实实在在做出了不错的政绩,但优秀的政绩是道德教化与法治相结合的结果,不能过分拔高道德力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