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读书感悟

hello,大家好,我是keep,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认知觉醒》这本书的读书感悟。

阅读这本书时,感觉对当前渴望成长的自己真的是及时雨,读完受益匪浅。

这本书从“内观自己,摆脱焦虑;外观世界,借力前行”上下两篇表达“认知、改变”的原理及方法。

书里的很多内容是作者结合《心流》、《刻意练习》、《把时间当做朋友》等众多理论知识及自己真实改变经历而编写,对于寻求改变的觉醒人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下面就主要从自己印象最深的三方面开始表达:

1、首先要认识我们的大脑,我们的大脑主要由原生脑、情绪脑、理智脑三部分组成,其中原生脑就是掌握我们最基本生存能力,情绪脑主控我们的情绪状态,理智脑才是我们日常思考源泉。

按照成长年龄分布来说,原生脑在我们2-3岁已基本发育完成,情绪脑在12岁左右发育完成,但理智脑却在22岁左右发育完成。

从年龄大小比喻来看,本能脑如果按100岁老人讲,情绪脑就是50岁,理智脑仅相当于1岁幼儿,这也就是我们很多时候都是被自己的本性和情绪控制,而非理智控制的原因。

我们需要做的事就是要锻炼我们的理智脑,让他能够变得强大去调动本能及情绪脑的反应,形成正向反馈。

2、关于个人成长方面,需要反复去做位于舒适区和困难区中间的拉伸区相关工作,即虽然有点困难,但通过自己努力可以完成的事情,持续做这舒适区边缘的事会让我们的舒适区扩张,我们的能力也会持续提升。

金句分享:

对于学习而言,学习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行动、行动之后的改变更重要。

我们往往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后便开始大量的读书、阅读各种干货文章等。

只是大量的输入是远远不够的,只给自己带来努力、上进的表象,我们应该觉察我们学习之后,有没有好好思考,针对思考之后又有没有去行动?

就像本书的观点,针对读书没有必要从头到尾看完,再尝试回忆本书的框架知识等,才证明自己将这本书看透了。

相反,我们只要能够发现一点对自己的触动就够了,针对这一点触动,想想为什么会触动自己?自己后期会有什么行动?真正的落实到行动,去改变自己,这就是对自己最大的收获。

3、改变自己最低成本的方式就是“早冥读写跑”

早,即早起,每天早起会使我们的可利用时间延长,可以用来运动、阅读、写作等,作者以不定闹铃方式,利用科学睡眠4阶段使自己自然醒来,这点自己还是需要充分了解科学睡眠方式。

冥,即冥想,冥想可以提升自己的专注力,我们可以每天进行冥想10分钟,专注自己的呼吸,再结合番茄学习法,促进我们高效学习。

读,即阅读,阅读时我们要清楚阅读的意义是什么?阅读的目的是自己发生改变。读书时我们不能为了读书而读书,有人一年读书上百本,有人几十本,有人几本,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阅读,遇到读不懂的书籍可以跳过去,随着自己的阅读量增加,之前读不懂的书或许就可以读懂了。

写,即写作,当我们阅读遇到触动点时需立即停下来,将自己的思考感悟书写出来,并非需要将整本书读完,整理全书框架,这样才叫读懂一本书。只有我们懂得及时输出,哪怕是一句话、一段话,这样我们的大脑神经元才能产生联接,巩固知识点。

跑,即运动,当我们开始运动时,跑步往往是我们最常见的运动方式之一,其实我们还要尽可能的增加瑜伽、太极等复杂运动,这样会促进我们大脑神经元的活跃性,运动过后再阅读、写作等,会增加大脑神经元突触的结合,促进脑部发育,使我们的大脑越来越强大,掌握更多的本领。

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异是认知能力上的差异,因为认知影响选择,而选择改变命运。

希望此刻阅读的你可以及早提升自己的认知,确定改变的有效方法立即去执行,相信你会遇到更优秀的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