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有益2016·日益亲近 | 2016.9.4

导言

这本书的作者还是欧文·亚隆和他的一位病人,金妮,是一本治疗实录。采取的方式是,每次治疗之后,两人分别写下对当天治疗的一些感受和想法,然后把手稿交给亚隆医生的助理保管,6个月之后再拿出来互相交换阅读。

金妮(Ginny Elkin)是亚隆医生的一名病人,她有着深深的自卑,她的低自尊深刻地影响了她的生活,对生活没有目标,也拒绝承担起对自我的责任来。

她似乎对所有的事情都很努力,但是却毫无聚焦的指向;

她的思想常常就好像是一场盛宴,但是回到现实中,却无法好好把握;

她在生活中,把取悦别人作为自己的唯一目的;

她无法自己开始动手为自己的目标努力,总是等待被人的推动;

她对任何貌似可以体验新生活的机会都无法拒绝;

她对未来的空洞的期望构成了生活中重要的部分;

她对向别人求助感到羞愧;

她总是在被动等待,而不是主动选择命运。

金妮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文章工作者,所以她写的文字很流畅,对自己的描述也非常丰富立体。这个特点抵消了一点点内容的支离破碎所带来的阅读的艰涩感。

看一个人是如何通过与心理治疗师之间的互动最终走出自己的作茧自缚的那个茧房,这个过程中包含了很多值得停下来好好思考的节点,

就像曾奇峰在序言里说的“就像纠缠是为了别离一样,对心灵之路的体验,也是为了行进得轻松一些。人生如此之短,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在有限的时间里走更远的路。”

通过阅读,体验心灵成长之路,让自己走得更远,这就是阅读的意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