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总有小伙伴问我:童姥,看你近两年参加的活动蛮多的,但发现非常时间即使你原有平台调整动作较大,你的团队和生活都还在原来的轨道上进行得不错,有什么经验或秘诀吗?
确实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频繁地参加各种学习,特别2018年初看到刘润老师进驻抖音,突然对社会正在发生的变化觉得很陌生,与90后感觉都不是一个话语体系。招募了一名96后学市场营销的助理,一边学习与新生代近距离交流,一边开始接触社群短视频等自已陌生的领域。
刚开始没有什么明确的方向,只是想起当年在华为时老东家的一句话:变是找死,不变是等死,找死还有活的机会,等死就是死路一条。趁着整体业务还正常时,多参加活动,认识新朋友,了解外面世界发生了什么,也在中间寻找自已的价值和信心。
一、有意识地寻找与自已匹配的工具方法和社群
2018年下半年一开始是接触抖音等短视频直播平台,参与各类社交电商社群,发现自已的风格、能力、作息时间都不合适,学了一段时间就暂时放下了。要学的东西太多,从中我选择了打造自已的个人品牌,过往在管理和领导力方面还是有不少理论和实践基础,2019年又加入近十个商业认知和技能学习的付费社群。2020年沉淀在樊登的十万个创始人商邦社群,和秋叶大叔的新媒体学习及IP社群。可能是年龄与樊登、秋叶相近,价值观取向方面容易趋同,更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吧。后面还深度参与十万个创始人商邦的3天价值观共建过程,提炼出这个社群的价值观:真诚开放、诚信优雅、爱已爱人、共生进化。
2020年初是黑天鹅开始,大致确定自已的IP是在领导力或女性轻创业领域,着手构建自己系统的知识体系,在十万个创始人商邦社群,深度学习低风险创业教练、觉者型创业教练,参与私董会教练、OSA教练、谈判教练、情绪教练等等的学习和实践。2021年加入秋叶大叔IP营,深入参与秋叶家的社群、直播等新媒体技能的学习和实践,并赋能给团队。
二、有意识地努力寻找与当下工作和生活的结合点
2020年参加创业教练训练时,意识到团队不仅仅要有共同工作方式、共同目标,更需要建立共同语言体系、共同价值体系。很快开启线上共读晨会,根据团队情况先读7本基础书籍,而非专业书籍,在非常时期对团队稳定和凝聚力都起了不少的作用。
2021年9月开启视频号直播时,选取的时间点和内容与小女儿有直接关系,开启每天5:30晨播1小时读书的过程,不仅带动孩子早起读书,增进亲子关系;还改掉自已晚睡晚起的习惯,家里囤的各种没拆封的书也打开读起来,早早护理好形象有利于本职工作开展,还与老朋友建立新链接机会,认识同频新朋友,偶尔变点现,一下觉得一天的时间好多呀。
居然带动团队5位小伙伴一起直播,建构矩阵雏形,我播创业书籍,巧二爷播彩妆,童小会播健康知识,潮妈播晚间真实护肤过程,麻辣汤播了一阵子早餐制作,李大胆报了直播训练营准备播亲子方面的内容,一时间我们线上天天见。
这次参加2022年度写作社群也是一样,除了提高自已写作能力,更希望小女儿能养成记日记写作的习惯。虽然1月份我时断时续,经常跟孩子交流我日更中遇到的苦恼,孩子不断鼓励我要有信心,3月参加付押金的零基础写作营,我把小作文读给孩子听,每次她帮我提出建议时,我都发自内心欣赏孩子。
为了与工作更好的结合,第一个小作文系列准备记录自已100位新客,通过线上美丽私教方式,不但加深与客户粘性,对团队也起到很好的带领作用,以身作则,我天天在做最基础的工作,团队成员也每天在与客户建立新的链接。有朋友看到我天天发小作文,主动要求一起带着写作,还建立了零基础写作打卡群,刚刚开始第3天。
三、有意识地从宏观中观微观梳理项目,清晰自已的优势和短板
世界变化迅速,宏观念层面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大环境也都在变,很多事情都超出个体的认知范畴,什么是普通人能够安身的呢?技术或资金密集型不是一般人能参与的,反观股市,普普通通的四瓶水长期占据前十名:茅台、农夫山泉、海天酱油、金龙鱼,普通人能折腾的还是消费和服务领域。
未来20年女性对独立和品质有强劲的追求,现在美妆、健康和副业从业方面,女性既是主力消费者也是从业者。互联网极大放大个人能力,一个人可以活成一个团队,既是独立的个体经营者,也会因相同的价值主张和生活方式聚合成圈子小生态。
微观选平台类公司方面,实力机制产品是显性层面,很重要,文化价值观是公司基因层面的,关键时候的选择决定公司走向,非常重要。选品时,主力产品最好是受众面广相对刚需、复购频率中等、客单价中等、客户服务生命周期长的,要注意的是实物产品因为渠道竞争和规模化生产,价格越来越没有空间,而且头部效应明显。普通人最好选有一定个性化服务的产品,因为边际服务的时间成本较高,再厉害的人服务能力也有限,从业者收入会呈正态分布,而不是聚集到头部,好的服务是建立在信任、专业和个人成长的基础上,积累高粘性的一千铁粉。
梳理后,天不定自已定,定能生慧,没有好坏,没有快慢,自已心里安定最重要。安心后再评估环境、能力圈、资源圈,清晰自己的优势和短板,寻找破局点。
这一路其实也是在清晰自己三观,寻找合适的方法论和工具路上,方法即路径,工具即结果。构建自己的内容体系,提升影响力,考虑两点:如何让别人信任我,如何让信任我的人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