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聪明不可取】
聪明人大部分都有个缺点,很致命。
当出现危机的时候,聪明人往往会选择躲避,由于聪明,很可能被他躲了过去。不像那些中人之姿甚至更低的人,知道躲不过去,就硬着头皮顶上去。一次、两次……很多次之后,反倒会铸造出坚韧不拔的性格,这才是做大事的人该有的品性。
趋利避害固然是人的本性,然而聪明人永远在躲,躲得时间长了,习惯成自然,却没有了迎难而上的勇气了,只要有一次躲不过去,就是灾难性的后果。
小聪明是非常普遍的人性弱点,什么都想得到,也自以为能得到,结果啥也得不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些人的智商就是比一般人高,这没什么不好,但聪明有时候也往往会成为一种自身的障碍。如果精明过头了,在小事上花太多心思,这样的人难成大气候。
【成就大智慧】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选择无关对错,因为人的思维方式总是能印衬出他的过往经历。但是市场法则如铁一般冰冷,当你企图以你的认知理解市场的时候,往往会被打得无力还手。
很多人都听过类似这样的鸡汤故事:
有位剑客拜访宫本武藏,请教怎么样才能成为大剑豪?宫本武藏回答:“你的资质很好,十年就可以成为大剑豪。”那人又问道:“我要是刻苦努力,每天加倍练习,多少年能成大剑豪呢?”宫本武藏道:“那么要二十年。”那人不甘心,继续问:“要是我每天废寝忘食,不眠不休地练习剑法,要多少年能成功呢?”宫本武藏正色道:“那么你要花三十年才能成!”那人不解地问:“为什么我下的功夫多了,要达到成功的时间反而更长呢?”宫本武藏道:“人有两只眼睛,一只用来看外界,一只用来审视自己。你的两只眼睛都盯在剑上,当然只能离武道越来越远。”
将这个故事代入到市场里,人们对于“两只眼睛”的理解就有了歧义:
有人说这是技术面与基本面,
有人说这是光想赚钱和不想亏钱,
还有人说这是市场规则与基本人性……
这个故事其实并不高明,甚至有点狗血,但它至少说明了一个道理:你努力的方向比你努力的程度重要得多!
但凡悟出点什么的,都应该是在市场里摸爬滚打,经历过起起伏伏的人,不可谓不聪明,但聪明的人多了,也就有了大小之分。
佛教中有所谓“知见障”,简单的理解,是指有些人只愿意从自己的角度看待和理解世界,因而只能看到一小部分世界,一旦超出他的理解范围就拒绝承认,或者干脆视而不见。这样的话,如果抱定自己的固有认知不放,那点小聪明只会成为永久禁锢他的牢笼,而他的自以为是则会在超出他认知的情况下成为伤害他自己的元凶。俗话说“淹死的都是会水的”,其实说的是这个道理,并不是反智式地认为会游泳的更容易溺水。
反之,如果一个人能够始终抱持开放的心态,擅于发现别人方法的过人之处,取他人之长而补己之短,这才是精进之道,才能够最终摆脱小聪明,进入到大智慧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