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名词

PMI:采购经理指数(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是一个综合指数,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做法,由五个扩散指数即新订单指数(简称订单)、生产指数(简称生产)、从业人员指数(简称雇员)、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简称配送)、主要原材料库存指数(简称存货)加权而成。

PMI=订单×30%+生产×25%+雇员×20%+配送×15%+存货×10%

PPI:生产者物价指数,主要的目的是衡量“企业”购买的“一篮子物品和劳务”的总费用。由于“企业”最终要把它们的费用以“更高的消费价格”的形式转移给“消费者”,所以,通常认为生产物价指数的变动对预测消费物价指数的变动是有用的。

① 燃料、动力类;②有色金属类;③ 有色金属材料类;④ 化工原料类;⑤ 木材及纸浆类;⑥ 建材类:钢材、木材、水泥;⑦ 农副产品类;⑧ 纺织原料类。⑨ 工控产品

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衡量通货膨胀的主要指标之一。它是在特定时段内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供给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需求侧改革主要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创造、创新”等要素。

M0:流通中的现金,在银行体系外流通的现金。

M1:狭义货币供应量,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

M2:广义货币供应量,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中存款具有定期性+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M1活跃证明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M2活跃证明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

M2太高而M1太低,证明投资过旺,需求不高,有危机风险;M2太低而M1过高,证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有涨价风险。

贸易顺差:出口大于进口

贸易逆差:进口大于出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需求:消费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2.供给:生产者在某一时刻和各种可能的价...
    我是森森阅读 4,744评论 0 0
  • 经济学高大上?经济学晦涩难懂?经济学距离我们遥不可及?NONONO~其实经济学就在你我身边,在我们的生活里,...
    话题先森阅读 5,163评论 0 0
  • 名词解释 1.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指的是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的不规则的上下波动。 2.失业:指在当前工资水平下...
    我的名字1997阅读 13,709评论 0 1
  • 牧童经济 含义:借用牧童只管放牧而不管草原破坏的现象,喻指掠夺式资源开发、破坏式环境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 特点:大...
    我是森森阅读 4,001评论 0 1
  • 三月踏青季,草长莺飞,万物复苏,这是我们人生中的又一个春天。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年春夏秋冬,流水一样...
    雁旋阅读 3,666评论 12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