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一百五十五 - 从头开始的学习

学习是最公平的。只要真正的用了力气,他就会回报你。当然这个回报可能跟你想得不太一样;它跟你用力气的方法有关系,用了多少力气也有关系。

但并不是说,一定会向着你想象的方向回报你;因为想象不是用力。更进一步地说,想象往往是对事实的夸大甚至于歪曲,而真正的用力是脚踏实地,一个萝卜一个坑的真抓实干。

当然,在开始学习之前作个计划出来,大体描绘一下前进的方向,还是有必要的。但是要记着,在实际进行学习一段时间之后,不能还死抱着做好的计划不变,而是要根据学习效果,对计划作出微调、增删甚至是动大手术。这不是朝三暮四,也不是朝令夕改,而是在改正自己的错误,修正自己的方向,然后继续努力。

这种时候就能看出学校的好处了:他们提供了一整套在绝大多数人身上都行之有效的学习计划,并利用义务教育的手段来强制你实施这种计划。

这是好事。它使得大部分人能学会最基本的学习方法。

但是在大学开始或者工作之后,这种计划,这种强制手段就消失了。在这种时候,最重要的,实在是给自己重建一套学习体系,让自己不至于在纷繁复杂的诱惑中迷失。

先总理说:

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这是因为任何学习都是长期的工作。如果在参加工作之后觉得学习消失了,那只是离开了书本上的学习,而有意无意地开始了无形的学习。

这三句其实可以理解成,(如果要)活到老,(就必须)学到老,((并做到)改造到老这件光荣的事;在这里,改造并不是罪犯的专用名词,而是每一个个体都应该觉察到的天赋使命。

甚至于可以把学习理解成,为了改造自己而必须去完成的一件使命。

对于学习结果的判断,确实有主观的因素在--最常见的判断,就是考试和评分了--但是只要你能象第三方那样,不戴有色眼镜地看,结果本身,其实是完全客观的。

也就是说,要用和自己的过去未来的比较,来衡量学习的效果,而不要用分数来衡量。

考试本身仅仅是一种在第三方视角之下的模拟和对比手段。分数只有在用来和别人比较的时候,才有意义。

和自己的过去未来比较,要用到自己的知觉,而不能光看分数。

玄奘法师说: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但自知是个什么程度呢?我推荐大家,还是要拿起手里的笔,把心中的感受写出来。

写出来是什么样子,对其他人其实是不重要的,所以不必害怕言辞不通,语句错乱。只要能有效记录自知的状态,对自己有用,就可以在下一次的记录与这次记录的对比中找到进步的力量,或者被打败后无声的激励。

在这个过程中,知觉力和表达力同时得到锻炼,所得到的知识反而是次要的--这就是改造的真意,这就是学习的目的。

【2021年7月16日,春风作于竹风斋。正文1012字。】

【每到周五就写不出文章来。这是个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爆的炸弹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