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年味|味至浓时是故乡

粿儿粑

我小时候,家住在鄂西南的大山里,生活物资都要从山外拉进去,因此,工厂里每户人家生活都特别节俭。小朋友们平时也没有什么零食吃,大家都特别盼望着过年。因为过年有新衣服穿,有各种零食吃,还可以串门。

我家过年的零食特别多,不但量多,花样也多。这些零食大部分都是母亲亲手制作,我和弟弟积极参与,妹妹负责品尝。

每年冬至节开始,母亲就开始准备年货,她准备过年的食物与别人家都不同,因为我们是浠水人,浠水人总是走到哪儿,就把家乡的美食带到那儿。

比如,别人家过年要做饺子、做包子,她却做包面,做粑;别人家做糍粑、做年糕;她要打扯粑(打好软糍蘸着芝麻糖吃)、打年糕、做粿儿粑;别人家做的果儿是翻身子,做成棱形或方形,颜色是单纯的本色;她做的果儿是猫耳朵,小船或者是要飞翔的小鸟,颜色是红红绿绿的。

活豆腐

隔壁左右的邻居都夸奖母亲手巧,她打的活豆腐,让人吃了还想吃,但只有过年才能吃上。因为,黄豆是舅舅送过来的,舅舅要从家乡来一趟不容易。

每次舅舅来山里看我们,都会挑一担家乡的土特产来,有乌鸡糯(糯米的最好品种)、花生、豌豆、黄豆、蚕豆、芝麻、梅干菜、麦芽糖等等。舅舅总是把两只箩筐装得满满的,要不装满,他觉得对不起路费钱。可是他挑着走的时候,能听见扁担被压的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

舅舅乘船从浠水出发,船由浠河航行至兰溪,上岸后再改乘去黄石的过江轮渡,到了黄石再搭乘长途公交车至武汉,在汉口的码头再改乘东方红号的大轮船。东方红号要在长江上行驶一天一夜,才能到达宜都,从宜都到我们家只有18公里,但一天只有两趟班车。算起来,舅舅从家乡来,能顺利到达我们家,也要花上两天半或者三天的功夫(时间)。

这些来自家乡的食材,母亲特别珍惜,都要攒到过年,才舍得拿出来做成家乡风味的食品。

每年腊八节,母亲要用舅舅带来的家乡食材煮腊八粥,吃完粥,父亲带领我们几个小毛头打扫卫生。母亲说:“过去爹在的时候,这叫打扬尘,打了扬尘才好接祖宗回家过年。”

这就是预告,忙年进行时。从这天起,母亲都很忙,到腊月二十四,忙着打豆腐。腊二十五至二十八开始炒年货,打扯粑(软糍粑)、蒸年糕、做粿儿粑等。

糍粑

这做粿儿粑特别有意思,很好玩。每次做粿儿粑时,母亲就会说:“看我家这印儿多丑,我们在家乡过年做粿儿粑时,都会借白蚁哥家的粿儿印用。”

母亲一边教我们做粿儿粑,一边描述着,白蚁哥家的粿儿印刻有多么精制。白蚁哥的手特别巧,他雕刻的东西无人能比,一套粿印儿由福禄寿禧组成,每个字的周围还刻有花儿朵儿什么的。

我们家的粿印儿,是母亲寻找了几块短木头,请人在车床上钻了个大圆孔,边上用锉刀锉了梅花形状,然后用沙纸打磨光滑,一个梅花形的粿印儿就制作成功了。这粿印儿虽然没有白蚁哥做的好看,但印出来粿儿粑也是有模有样。

粿儿粑印好后,还要上锅蒸,我和弟弟都抢着烧火。母亲说:“你爹(爷爷)说要把火烧的旺旺的,来年会发大财。你们俩把火拉到前面一点,火会更旺!”

不一会儿,粿儿粑就熟了,刚从蒸锅里出来时,就像晶莹剔透的白玉一样。母亲要用红色的颜料点在粑的中间,就像在故乡时,母亲带我们回娘家,要在我们眉心点一颗红痣一样。

真是好看又好吃,不过母亲只让我们吃没有点红痣的粿儿粑,点上红痣的母亲要留着供祖人。不过,母亲又说:“工厂不时兴这个,我们也要入乡随俗。”

母亲只把这些东西放在厨柜里,过完年,也就被我们烤着吃掉了。

到腊月二十八的夜晚,这是母亲炒果儿,炸果儿的时间,我最喜欢看炸果儿。因为炸果儿时,我们可以放开肚皮吃,吃到撑不下为止。

母亲做的一种糯米粿儿是普天下最好吃的果儿。做糯米果儿的方法与做年糕很相似。不同的是在制作时,把和好的糯米面团,搓成一个个白色的条状,还要搓一些染成红色或者是绿色的条状,再把白色的条状的面条压平,把有颜色的面条包在里面,做成年糕的外形。等蒸熟后,放凉后就切成很薄的片片,再放置阳光下阴干,晒干后就收藏起来。等到过年的时候就炸成了糯米果儿。母亲做的果儿特别漂亮,她很善于使用食用颜料,把这不起眼的小零食做得十分可爱。

我家的果儿对邻居家的孩子,还有幼时的一些玩伴都是非常有吸引力。

记得每到过年时,特别是大年初一。来我家拜年的孩子特别多,母亲总是拿出许多自制的小零食招待孩子们。我发现小朋友们都很喜欢糯米果儿,那雪白的糯米果儿中间有漂亮的花纹,经过炸制后有膨化变成好看的小船,弟弟说,像只花耳朵。小朋友们则认为是好吃的佳品,而且是在别处吃不到的神奇食品,这也是值得那时小小的我,特别想炫耀的事情。总会在过年时,带一拔又一拔的小朋友来家里,扫荡母亲制作的零食。

这一切恍然如梦,现在日子过好了,但是年味却变淡了。用母亲的话说:“我们现在是天天过年,不过年味却变淡了。只有吃上一口家乡菜,才有过年的味道!”

我们浠水人特别恋家,不管我们离开故乡多少年,我们逢年过节必做一些家乡美食。特别是我家,过年必备家乡菜,以慰年迈母亲的思乡之情。因为母亲在,所以我家还保留着故乡过年的一些习惯。

虽然,故乡在千里之外,但是过年制作的美食,总能因为食物与故乡联系在一起,让我们怀念故乡的山水,思念故乡亲人和故乡的味道。

浓浓的乡味

是啊!只有吃上一口家乡的美食,才有过年的味道!

//www.greatytc.com/p/ee05f7eff678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新年将至,南方人喜欢用糯米做成花样繁多的主食,很少有人是直接做成米饭来食用。而是把它做成各种糕点,和五花八门的零食...
    新月如水阅读 2,445评论 15 11
  • 二十四打扬尘,二十五接祖人, 二十六杀猪肉,二十七豆腐备, 二十八剃头发,二十九家家有, ...
    闻道秋阅读 884评论 2 20
  • 《楚乔传》在开播之初就给观众打了预防针,说在经历了家族被屠后燕洵黑化了。那个时候我们心疼燕洵经历的残酷和无情,面对...
    依诺知否阅读 1,527评论 3 13
  • 1.早上出发去福州坐动车,打车200元,出发时间是5:30;坐大巴,总共大概40几元,出发的时间是6:30,刚刚好...
    雪纷阅读 856评论 3 8
  • 口才是微商创业的必备! 口才是生产力! 现在社会中口才表达能力可以改变人生!如同销售一样,同样是销售者一个自信表达...
    姜芹芹阅读 19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