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某平台上偶然发了一个小帖子,没想到引起累计500+的收藏和讨论。应该是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已经经历了或正在经历着与国企类型公司的爱恨情仇。还有一些私信和回复在问我,自己应该怎么选,我怎么选的。所以决定详细聊一聊。
原贴内容是这样的:
“本人女,32岁,211硕士,工作6年半,前三年在私企,后三年半在国企。在私企的三年,能力迅速成长,晋升主管。第三年为了从私企进央企,作为专员入职:
·第一年,单位发现当初岗位给我配低了,晋升回主管。
·第二年,精彩的来了,领导们政治斗争白热化,没后台的我拼命躲还是被殃及了。花了一年生孩子。
·第三年被新领导整,是那种你站在连出气都那么令人讨厌的整。现在被放在一个可有可无的位置晃荡着,毫无前景可言。
栽过跟头之后再看国企文化:
1、能力不能太出众,工作不能太勤奋,野心不能被看见。一切都要中庸,太高调后果自负。
2、晋升要靠等,靠和领导的情谊。只要努力工作就会有好的收获,在这里不成立。
3、安心在这里工作的人,都在等退休,重点是向上管理,下属如何与我无关,只要不异常优秀即可。
大部分人,当初想留下就是为了,国企抗风险能力强,而且很清闲,对于已婚已育的人有时间陪娃。遇见缺钱的时候才发现,温水煮青蛙,能力增长速度和年龄增长速度完全不成正面。已经进入中年危机。只有时间没有钱,结果就是有更多时间用来焦虑。
很多人不是不愿意离开,而是呆久了不敢离开啦。这样的环境除了打压人的野心,也打压人的自信心。沉默成本越来越大,越来越久的耗在这里。
不过现在吃的亏都是以后的财富。只有开始行动了,就都不晚。不要在做那只青蛙!”
关于收到的回复,大致分为四类:
1、目前正在各种花式痛苦中,非常认可我写的内容。占比80%
2、已经离开国企,表示现在比以前累多了,但是心里踏实,很励志。占比5%
3、不完全赞同我写的的内容,保留意见,自己目前在国企过得还挺舒适的。占比15%
4、个人私信问我,我本人工资多少,自己应该不应该离开或者进入国企。
其实,原本的小帖子只是基于我自己的经历,写下来的一些小感悟,没想到收到这么多的回复,感受到可能很多人都在焦虑和纠结中。更加详细地说一下我的看法吧。
我个人并不认为国企就是完全罪大恶极的。他有自己的优势也有很适合自己的员工。国企的普遍优势:
1、大平台稳定,相比于私企,中年后被辞退的可能性小或者缓冲期更长一些。
2、管理规范,各类专业内容在大平台里想要见到的都有,因为比私企有钱,可以更多的和外部咨询公司合作,做更高大上的项目。很利于长见识。
3、相对清闲(大部分人),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家庭和发展个人兴趣和副业。
除了普遍的特色,还是存在差异性的。
1、国企和事业编还是有差别的。不同的国企,因为背景不同或者市场化程度不同,特点也会有不一样。
2、同一个企业,不同部门不同团队不同领导,作为一个员工,感受也会有很大的差别。
我的建议,如果你正在经历纠结和痛苦,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分析一下:
1、个人性格和追求,对于你自己什么样的生活是最幸福的:比如我的公司,也有很多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开开心心完成工作任务,下班回家带娃辅导作业的,有钱太太。还有已经享受到早年企业红利的管理层,开开心心工作,等待安稳退休的领导们,幸福度非常高。
2、目前个人的职业发展阶段和规划:处于初入职场需要打基础阶段,职涯突破阶段,或者再有小十年就退休的阶段,诉求和正确的选择是不一样的。
3、你面对的国企和领导是什么样的具体情况:还是同样的问题,国企也存在差异化。
分享一下我对自己情况的分析:
我的性格,属于对自己很苛刻,比较要强的性格。个人专业发展放缓或者不干点什么让自己成长的事情,就会非常焦虑和缺乏安全感。我追求尽量把所有事情都放在自己掌控中。这也是我性格的一个小缺点吧。很容易焦虑。目前自己年龄和工作年限已经到了需要职业生涯突破的节点。基于我对自己性格和追求的了解,我画了一个思维导图。
分析完还是有些出乎我的意料的。我一直觉得自己有点轻微工作狂,画完发现原来我更在乎的还是生活。并且我根据自己目前的需求排了个序,发现挣更多钱和通过个人能力提升和职业发展带来安全感是最最紧迫的,并且间接可以解决我心态的问题。对于更好的子女养育和家庭关系处理也有更长远的益处。曾经我一直在纠结的要留更多时间陪孩子还是工作的问题,现在看来这并不是我的主要矛盾。目前的企业无法解决我的主要矛盾,并且一定程度在加剧矛盾。所以对于我来说,判断就比较简单了,那么如果你也在纠结,就也试着自己画一下图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