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教授搬迁一群“人”
林森泉 文/摄
近天,赵建峰教授的工作室,又迁徒了,搬租到新的地方。那天晚上,与杜钢建教授、金夜明主任等老哥小酌,赵建峰教授告诉我,他搬新工作室,并邀请我去参观。
又搬了!这件事,折射出学者书生创业的不易,犹如小本经营的小吃店老板一样,常搬徙。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本来街边地道小吃店,你吃了吃了,突然却关了,或搬到偏僻的巷弄里。
原因是店租不断起价。

他创作的群雕《中秋博饼》,会不会从坐落于厦门白鹭洲搬迁?不会的。

赵建峰老师开的是艺术店,是创作研究工作室,因场地租金不断起价的原因,十多年来,不断搬迁。从陈嘉庚集美学村的大社,搬徒到后溪,搬到天马山,现搬到厦门火车北站附近的旺角,一家牛肉餐馆2楼上。
昨天,我到工作室参观。还未进门,就闻到牛肉香味直窜鼻子。进门一看,他创作过的各种人物雕塑已摆在架上或地上。赵教授刚好出门不在,但有几十号艺术人物和栩栩如生的写实真人塑像,正在值班。牛肉店楼上,也好,这些“雕塑人物”,每天都不会饿着,随时可“走”到楼下,来碗牛肉面。

据百度介绍: 赵建峰,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并获优秀毕业生,现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雕塑系讲师,兼任形道雕塑品牌创始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研究方向涵盖传统雕塑、人物肖像雕塑及景观雕塑艺术,承担《传统雕塑》《大人体泥塑》等课程教学。
2001年进入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工作,曾担任宣传部副部长、团委副书记、党支部书记等行政职务。他的代表作品:创作名人雕像《张大千》。
从他个人履历看: 2002年:创办一峰雕塑工作室。2002年:创作名人雕像《张大千》,收藏于西安美术学院。
2003年:创作名人肖像雕塑《草圣——怀素》,坐落于厦门古浪屿工艺美术学院,发表于《今日院校优秀教师作品集》,制作群雕《中秋博饼》,坐落于厦门白鹭洲。
2004年:创作漆雕《昵语》、《山姑》、《溯源》系列,发表于《当代艺术设计》,《昵语》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五周年”福建省美术作品展览。创作名人肖像《文天祥》、《孔子》、《李时珍》等八位历史文化名人,安放于福建省三明市。2005年 创作名人肖像《吴昌硕》,收藏与吴昌硕纪念馆。
2006年赵建峰被收录于《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
2006年 作品《世尊》参加中国第四届石木雕大赛并被收藏。2006年 《天国的嫁衣》、《雨荷》、《青莲》、《物语》应邀参加中韩雕塑交流展。2006年 《山姑》系列6件作品荣获第二届中国现代工艺美术展学会最高学术奖“华艺杯” 优秀奖。
2007年 《梦园》入选第八届中国雕刻艺术节"汉玉杯"国际石雕邀请赛并被收藏。2007年 《同舟共济》、《花样年华》发表于《中国当代艺术》。2007年 《雨荷》入选中国首届青年雕塑家提名展。2007年 《朱德》荣获厦门市纪念建军八十周年作品展“优秀奖”。2007年 《三月三》入选第二届中韩雕塑展。2007年10月,26件作品参加上海 “泛雕塑”艺术展,获优秀奖。
2007年11月,《大地之母》参加福建省陶瓷艺术展,获铜奖。
百度的关于赵建峰教授的作品和介绍只到2007年。
从2007年到现在,有18个年头,他创作更多的作品,实在太多了……在此不列出了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是出自唐代刘禹锡《陋室铭》首句。我想,用这句话来结尾,形容赵建峰教授的新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