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朋友(四):认知迭代

人的本质是什么?
马克思·韦伯说:“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

在认知迭代这个篇章,罗胖其实就说了三句话,然后讲了很多故事。

1,认知是在分裂的。
2,人们的认知是有限的,事实是无限的,事实变得不重要。
3,商业的战争也是抢夺用户认知的战争。

故事有很多,这里简单列几个:

阿里巴巴通过造节抢占了双十一的认知;京东通过通过一次一次地捶打阿里,战斗猫咪,给自己构建了一个新的认知,叫做我是阿里的唯一对手;小米通过这些年的努力让你获得一个新的认知的定位,叫比较便宜,还不错。得到其实也是认知,做中国最好的知识服务商。

接下来就是一些自己的思考了。

认知分裂这件事确实越来越快,也可以说大家在同一家公司上班,做相同的地铁下班,他们的认知也许完全不同。原来大家都是红领巾和少先队员的样子貌似一去不复返。
不光不同的人之间认知相差很大,同一个人的大脑里对不同的领域也会有不同的认知。
某些领域在他们大脑中会有清晰的认知,另一些地方认知可能就是模糊的,甚至是没有认知。

那么知道了这些,我们能干什么呢?

其实很简单,至少三件事可以做
第一,用另一个清晰的认知去替代原有的清晰的认知。比如,苹果手机是各方面最好的手机,可能很多人都带有这个认知,那么现在三星手机在拍照、续航方面超过了它,告诉你这两方面三星是最好的。

第二,让模糊的认知变的清晰。比如,视频网站有很多,爱奇艺、优酷、乐视网、腾讯视频等等,那么哪家看视频最好?这个认知就很模糊,以上公司至今没有一家占据了这个认知,并且将它清晰化。

第三,在没有认知的地方构建认知。比如,原本大家都不太理解什么叫O2O,什么叫知识服务,那么滴滴,饿了么和得到告诉大家,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什么叫O2O和知识服务。

仔细想想,上面三件事都挺不容易的,想要抢夺一点点用户时间尚且不易,而要去对用户改变认知、强化认知、构建认知,更是难上加难?用抢夺认知的战争来形容一点都不假。

写完了,想了许久,觉得罗胖就是用认知这个概念包装了一下他的故事。(当然,也有可能是我水平太低,不能理解他的意思)

其实讲这么多,可以浓缩成一句话就是:
告诉用户,你是最好的,并且让他们相信你是最好的。

再说的通俗点就是,
把产品做好(东西确实很好,如果不好就给用户,那就是忽悠)
把营销做好(告诉用户这是最好的)
把服务做好(在不好的时候也让用户觉得是好的)

认知确实在分裂,也许分裂成了很多区,有些区本来就有,有些区是新成立的,当然也有些区会死去,每个区的子民都过着不一样的生活,有着不一样的喜好,也有人活在几个不同的区里,也有人在一个区中度过一生。不管区与区之间差别有多大,每个区都有自己的一套认知,它能够分辨出什么是差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更好的,他们在这个区都有清晰的认识。
这些清晰的认识也许就是分裂中的统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社交红利阅读笔记 书名:社交红利(修订升级版) 作者:徐志斌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正文前笔记: 推荐序1摘要 社交...
    凫水阅读 12,939评论 4 26
  • 老王今晚上很苦恼,因为部门实习生的一句话:“既然你这么不喜欢这份工作,那你为什么还能做的这么好,而不是郁郁不得志呢...
    百日跑者孙大剩阅读 1,891评论 5 12
  • 有时候想想会觉得为什么世界会变成这个样子:为什么每个人都得天天抱着手机片刻不离身,难道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就...
    一人作乐阅读 4,761评论 0 0
  • 远方在哪,我不知道。 喝酒是一件我认为的很酷的事情,以至于酒好不好喝已经不重要了。以前觉得人生啊,潇潇洒洒就可以了...
    七九迟阅读 1,638评论 0 0
  • 秋雨萧箫诉怨声,西风瑟瑟话愁情。 寒芒未断今生恨,暗箭难防背后惊。 拔剑替天诛此道,横刀问路斩不平。 浪高无畏轻舟...
    王永豪阅读 4,408评论 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