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活动,为何只有1人报名?

-1-

北府涵

有次在朋友圈看到一个组织读书活动的文章,便发送给大学的一个群里,群主是一位学长,他说,咱们自己也可以组织,有人张罗就行。于是我自告奋勇当起了这个负责人。商量了规则之后,当天便开始实施第一期,到时间读不完的同学在群里发10元红包,怎样证明已读完呢?写200字以上读后感就可以。没有固定书目,读书时间由书的难度和厚度来决定。

书是大家推荐的,再投票,最后选出一本。

第一期:《病隙碎笔》,时间2周,18人报名,15人完成。

第二期:《天空的另一半》,时间2周,18人报名,11人完成

第三期:《旧制度与大革命》,时间3周,9人报名,3人完成。

第四期:《乡土中国》,时间1周,除我之外,除去之前看过这本书的同学,1人报名。正在进行中。

不知道第五期读什么书,会不会有人参加。作为一个主要参与者,我心生悲凉。

群里有近200人,大家都来自同一所大学的同一个专业,文科,有校生,有毕业的。

-2-

我在反思,为何报名的人越来越少,能完成的人越来越少,这样下去,还能持续开展吗?

时间:给定的时间是经过大家同意的,也是在了解的基础上报名的,既然有人完成,那么就不是不可达到。

读后感:二百字的读后感不算长,随便写写就到了。有很多同学都写成了文章。这个作业应该不难交。

惩罚:是不是十块钱的红包力度太小,大家并不在乎,成本太低。

书目:书太无聊?有难度?都是自己推荐的,而且都很经典,或许有人不感兴趣吧。

其实,也听到过一些理由。期末在考试,在找工作,工作太忙。

没有人在专职读书,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各有侧重而已。

有时候,我会想去鼓励参与者,努努力啊,肯定能读完的,或者想说,都报名了,就该完成啊。但在聊天窗口中打出的字却变成“嗯,工作更重要”,“好好考试”。

我知道读书应当是自觉的事情,即使有组织监督,内心没有阅读的冲动,还是没有办法。

-3-

有个报名的师姐在群里说,最近只看电子书,无法看纸质书。我问为什么,是因为携带不方便吗?她说,白天比较忙,晚上哄孩子睡之后,关了灯才能读书。

师姐又工作又照顾孩子,仍然会留出一点儿时间给自己读书,如果师弟师妹们也有这个心思,应该都能做到。

当然,群里还有一些牛人,自己有读书计划,不需要参与活动。而那些报名之后,没有完成的同学,我感到遗憾,也不会多说什么。

无论情况怎样,我都是受益者。因为张罗这件事情,身上就多了份责任感,我需要完成任务,才能安心组织下一期。于我而言,这是一种无形的动力,最终,能把书看完,总是好的。

虽然我没有想出确切的原因,不确定下一期怎样,我相信这是件好事,我会坚持下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一群人可以走的很远。跟对人可以走的更准。如果不是一群007战友互相督促着, 我的写作肯定不能按...
    陶维英阅读 4,952评论 0 4
  •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本月的最后一次作业雨,这个月有个小小的迭代,评选本周最优秀的文章,进展的很顺利。由于我自己的时间和...
    陶维英阅读 4,342评论 0 3
  • 怱怱和同事们来到重庆,见到了久别的老朋友,热情好客的兄弟伙酒足饭饱后,去礼佛膜拜了大佛寺,然而晚上确一点睡意都没有...
    阳光老男孩阅读 994评论 0 0